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53章

作者:臊眉耷目

“多谢大兄这般厚意,小弟感激不尽,大兄醉了,还是赶紧回秭归歇息吧,吾去找人套车。”

说罢,刘琦不再问他的意见,欲直接起身。

却见刘瑁突然死死的拉住他,不让他动。

“贤弟,汝还未向为兄做出承诺!”

刘琦冷笑地看着他。

儒家社会救了你的命啊,若不是因为你我同为宗室,又身在礼仪之邦,就凭你刚才咒我死,我就揍你一百个来回了。

“吾有什么要许诺的?”刘琦的语气有些不耐烦。

刘瑁打了个酒嗝,低声道:“吾适才言,此番上雒,汝若死了,汝之外宅吾替汝照顾,可汝还未向为兄许诺……若吾不幸战死,贤弟当如何?”

你爱死不死。

“兄长莫闹,赶紧回去睡觉……来人啊!族叔醉了,速去套车,安排族叔回秭归安歇。”

那些一直观看擂台上角力表演的人,这才看向刘琦和刘瑁这边。

东州士吴懿从自己的坐位起身,来到刘瑁身边扶他:“三公子,您醉了?可是有何不适?”

“走开!”刘瑁酒虫上头,一把推开吴懿,彻底地耍开了酒疯。

他死死的抓住刘琦,就是不撤手。

“快!快……许诺于某!”

刘琦一脸无奈地道:“族叔,汝让吾许什么呀?”

“就像吾适才许汝那般!汝发誓!”

刘琦被这醉鬼弄的无奈,且当着两军将校,也不好出手揍他。

最终,他只能低声哄刘瑁:“好、好!我答应你,汝如有不测,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

这声音虽然很小,但还是传到了正欲搀扶刘瑁的吴懿耳中。

吴懿顿时张大了嘴,不敢相信的来回打量着刘琦和刘瑁?

这两个汉室宗亲,适才背着吾……用吾妹作何交易?

刘瑁不耍了,他直勾勾地看着刘琦:“此言当真?”

刘琦哄他道:“当真。”

“汝当真养之?”

“吾养。”

“养谁……”

“养汝妻,吾婶娘!行了吧?”刘琦气的直咬牙。

“啪!”刘瑁的脑袋一垂,斜趴在了桌案上,彻底的醉晕了过去。

“来人!来人!公子醉倒了,快扶三公子去歇息!”吴懿急忙转头高呼。

然后,便见他转头看向刘琦,眼眸中都是惊疑不定。

此二人,到底密谋了什么呀?

第七十章 连败五阵

刘瑁醉了,他深沉的醉倒在了这片他并不喜欢的土地上,仿若一条死狗,任旁人如何的挪动搬运,也做不出任何的反应举动。

吴懿督促军士将刘瑁搀上了辎车,并派遣自己的贴身侍卫们保护刘瑁回秭归城休息。

能看出来,相比于在场的其他人而言,吴懿对刘瑁的关心最为犹甚。

除去吴懿外的其他益州军将,虽然也都来关心了一下刘瑁,但也不过是象征性的做个垂询,装装样子而已。

见刘瑁只是醉酒,并无大碍,他们便返回了各自之席,继续观看擂台上的角力,并不在意。

很显然,刘瑁当众醉酒,应不是一回两回了。

所谓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汉朝显贵彼此交往,虽礼仪繁杂,一不小心就容易失了礼数,但偏偏这醉酒却不在失礼的范畴内。

昼夜酣饮、辞曲赋唱、以舞助兴,纵酒行乐,乃是汉朝人习以为常的风雅一条龙。

由此可臆测,后世的喝酒、K歌、蹦迪等一连串娱乐项目,其起源或许就是在汉朝……当然,少数人蹦完迪后去大保健,这传统是否也起源于汉,就无从考究了。

东汉末年,还曾有“三爵雅”和“避暑饮”之说来描述汉朝人喝酒之猛。

三爵之雅指饮酒分三爵:伯雅(七升)、中雅(六升)、季雅(五升),这三爵之雅可谓劝酒利器,十人九醉。

饮完这三爵,为了测试饮酒之人是否真的醉了,还会事前准备针锥,待客人“醉酒寝地”后,就用针扎他,扎醒了起来继续嗨,直到客人醉的扎也扎不醒才算完事。

据说这三爵之雅的启用之人,就是刘表。

避暑之饮则是出自曹丕的《典论》,指的是光禄大夫刘松北镇袁绍军时,在盛夏三伏“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避一时之暑”。

那些世家子弟平日里各个执礼甚恭,可一到了酒场,除了遵循尊贵座次和敬酒时的必备礼节,其余之时却可肆意放纵。

平日里道貌岸然的儒君雅士,一碰了酒就变身成了撒欢的野狗。

而且还不能一个人撒欢,必须得大家一起闹!

若一人向隅,则满座不乐。

如果有人饮酒欢歌且手舞足蹈,同席的人必须离席随和,否则将被视为不敬。

耍酒疯的还得有人陪着一起耍,汉朝人之酒局何其犀利。

由此可见,出身于显贵之家,逢酒必醉的刘瑁,可谓深得个中三味。

送走了刘瑁,刘琦便重新坐下,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右手……

他的右手适才又被酒醉的刘瑁攥住了,上面都是他的汗液。

唉,这到底是得有多虚。

就这样的肾,还天天惦记着娶妻呢?真是要色不要命。

刘琦拿过桌案上的巾帛,再次擦了擦。

此时,便见吴懿端着酒爵来到刘琦的桌案前,向其敬酒致意。

“公子,末将敬公子一爵酒,以示相敬之情。”

刘琦无奈一叹,暗道他果然还是来敬酒了。

换成谁,隐约听到刘瑁与自己适才的谈话,纵然是酒醉之语,也肯定要过来试探的。

你都要养人家妹妹了,还不允许人家过来问问是怎么回事?

“吴司马,汝也看到了,某适才不过是为了安抚族叔而空做许诺,皆是酒案上的酒醉妄言,吴司马勿要放在心上,还请与三军同乐才是。”

刘琦的想法是,既然这话题比较尴尬,那便索性由自己合盘说出,也算是不难为人家吴懿。

要不然这话你让人家怎么问的出口?

难道让人家直接问:你俩到底谁养我妹?

吴懿也非胡搅蛮缠之人,他见刘琦说的认真,再加上刘瑁适才酒醉的样子,自然明白了这当中是怎么回事。

看来不过是相戏之言,无需当真。

只要这话传不出去就无事了。

但是吴懿和刘琦都想的有点简单了。

他们两人没醉,倒是能够守口如瓶。

可那被益州军将士护送回秭归的刘瑁,这一路上会不会在朦胧中说些风言风语的醉话,让护送他的士卒听见,谁也不能保证。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八卦消息一旦泄露出去了,却不知会在军中产生何种影响……

吴懿听了刘琦的解释,心下大定,他随即‘引满举白’,一口喝尽爵中之酒,以示对刘琦的敬重之情。

“唉,也是难为公子了,不过公子适才肯在宴乐之间应诺我家三公子所言,做君子之诺,足见公子为人赤诚,虽为玩笑之言,却也足显公子德厚流光,吴懿深感敬佩。”

刘琦闻言不由莞尔。

如何连德厚流光都用上了?断不至于将吾吹捧成这样吧?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饱读诗书而不求甚解吧。

……

“好~!”

“好!”

“哦~哦哦!”

“真勇武之士也!”

一阵高声喝彩,打断了刘琦和吴懿的谈话,将二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擂台之上,一名荆州军的队率被对手推下擂台,躺在地上大口的喘着粗气,半晌都动弹不得。

而那名与他角力的益州军队率,则是站在台上,昂首挺细,高举双臂,享受着益州军的将士们对他的不断喝彩。

文聘阴沉着脸走了过来。

他看了一眼站在刘琦面前的吴懿,眸中隐有深意。

吴懿是个有眼力见的人,他知道文聘是想跟刘琦单独说些事情,随即冲刘琦一拱手,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文聘来到刘琦身边,低声道:“少君,吾军已是连输五阵了!颜面尽失……”

“连输五场了?”刘琦闻言颇为惊讶。

他看向场中,却见围绕在擂台旁的益州士卒皆是高声喧哗,气势空前高涨。

反观荆州军士卒,气势明显有些疲软,望着擂台上的那名益州军队率,将士们的表情各异……有不甘,有惊恐,也有愤怒。

“都是他一人打赢的?”刘琦伸手遥指台上的益州军队率问道。

文聘回道:“五阵皆此人胜。”

刘琦眯起了眼睛,颇有些兴趣:“角力之斗,主以搏力,能够连胜五场的,定非寻常之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