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527章

作者:臊眉耷目

当初重新立朝时,张辽是因为能力而被王允看上,而特意从吕布手中挖出来放在长安的……至于皇甫嵩,则是王允用来约束张辽的存在。

按道理而言,张辽应该算是吕布的麾下,但相比于魏续,侯成,曹性那些人来说,张辽也不能完全算是吕布的人,因为他的麾下有一支直接隶属于他的军队,那就是当年雒阳北军中的并州系。

自打当年董卓从吕布手中挖过张辽的一次墙角之后,凭心而论,张辽就不太受吕布的待见了。

可反倒是当年背叛吕布背叛的很车堵的魏续等人,依旧能够得到吕布的重用,这当中的原因说起来其实也简单。

因为张辽从来就不完完全全的属于吕布的直属不下,最多算是附庸。

附庸不同于下属,附庸有着独立的军队指挥权,可以随时改换门楣或是独立自主。

随着朝廷建立的时间愈长,张辽镇守长安的时间愈长,他愈发能够感觉到,自己今后在朝中不能只是单单的依附于吕布了。

倒不是张辽善变背主,在实际上而言,吕布从来就不是张辽的主公,最多只是他昔日的上司,要说主公,也得是何进,董卓这些人才算。

雒阳和天下的格局日渐复杂,张辽也需要开始想一下他和他手下的这些兵将门的前程了。

直到前番刘虞来长安巡视,与张辽私下里一番谈话之后,张辽的心中方才猛然透亮了起来。

跟谁混,都不是最名正言顺的!

只有跟随当今天子,才是王道。

虽然随着吕布等人一同归顺了朝廷后张辽被委以重用,但张辽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疙瘩,也是他的一块心病。

身为护君联盟之一的陈王刘宠,当年就是因为被他砍伤而死去的。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说不大,是因为这个天下已经纷乱,汉室衰微,别说是弄死一两个诸侯王,董卓当初换了天子,也没见那些士族朝臣能把他怎么样。

说不小,是因为再衰微,这个天下还是姓刘的!

谁敢保证汉室就肯定不会再次中兴?

若是汉室中兴,那他看似刘宠的罪,很有可能就会被人重新翻出来。

这事一直是他的心病。

直到刘虞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张辽才有些回过味来……彻底抹去他这块先前污点的机会来了。

自己若是肯归顺天子,直接为陛下驱驰,那就是宗亲刘氏之将。

当朝天子赦免他的罪过,日后便是换了皇帝,也不好再拿这件事来治他了,而且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也会被堵上。

再也不会有人拿他当初弄死刘宠的事情说事儿!

皇帝都赦免了我弄死他曾祖父的前罪,别人还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张辽当即表示,愿意随同刘虞一起中兴汉室,为天子效力。

……

刘备来到了长安,虽然有一些直属于皇甫嵩的偏将和校尉们对刘备接掌军队表示反对,但在天子名诏和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更兼张辽从旁协助,刘备还是很快就在长安站稳了脚跟,并将反对刘虞的战将统统捉拿下狱,以最快的速度安定了长安的局势,并伙同张辽一起收缴了长安的兵权。

随后,刘备命人火速前往通知刘虞,请他前来长安坐镇。

刘虞抵达了长安之后,便立刻按照先前的计策,派人给李傕和郭汜送去了书信,并派人去雒阳请旨,让李傕,郭汜,段煨,李蒙,王方等分散在凉州的军阀,率兵齐聚长安,商议讨伐韩遂和马腾的战策。

长安兵权被刘虞掌握之时,被刘琦指派前往长安去协助刘虞的徐荣和赵云,此时正在斜谷口附近驻扎。

虽然他们两人被指派前往相助刘虞,但因为事关重大,在没有得到最终最准确的全局情报之前,他们还是要谨慎行动,不能随意与刘虞会和。

毕竟,刘虞不同于刘琦,徐荣不能轻易将己方跟对方完全捆绑在一块。

另外,还有一件事让徐荣踌躇不前。

就是他觉得自己没有用着趁手的副将。

刘琦指派赵云给徐荣当副将,其实徐荣的心中是有些抵触的。

毕竟,这小子名不见经传,原先也不过是刘虞在幽州启用的一个义军首领而已,且他在刘虞的军中充其量也不过是个监军,根本没立过什么大的战功。

当初刘虞在幽州与袁绍,公孙瓒等人对峙,靠的也是刘关张,和这赵云根本没什么关系。

因此徐荣对于刘琦这次的指派有些不满,觉得他胡乱派将。

……

不曾想,徐荣和赵云在斜谷驻扎不到三日,突然有一天晚上,他们大营右侧的粮仓遭到了关中黄巾贼的劫掠。

等到徐荣等一众兵马赶到的时候,黄巾贼早就已经带着部分粮草逃之夭夭。

徐荣见天色已晚,唯恐有埋伏,况且损失不大,就没有打算追击,但赵云却主动请命去追,并说黄巾前来钻空子劫粮,若是不予以痛击,只怕会助长贼寇的气焰,且于三军士气不利。

徐荣问他要多少兵马,赵云言只需百骑便可。

听了这话,徐荣差点没乐掉大牙,不过为了羞臊一下赵云的面皮,还是让他领人去了。

但万万没有想到,赵云率领百骑而出,深夜追击,竟然还能赶上黄巾贼众,杀敌数百,并斩前来盗粮的两名渠帅首级,其余黄巾贼丢下粮车,作鸟兽散。

当第二日清晨,赵云将百骑骑士,黄巾渠帅的首级,粮车等一样不少的交付到徐荣面前的时候,徐荣这才对这名年轻的战将刮目相看。

用兵之道姑且不论,单说武艺和勇气,这赵云就绝非一般人可比。

而且得胜而归的赵云面色如常,丝毫没有骄傲的神态,也不多言,只是很平静的交接了兵马和辎重。

这份淡定和从容,也让徐州非常欣赏。

他终于明白,刘琦让这个赵云给自己当副将的原因了。

第七百二十四章 培养赵云的人

赵云立下了功劳之后,并无任何志得意满的表现,依旧是勤勤恳恳的去做他分内的事情,就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徐荣也没有立刻嘉奖赵云,只是让手下暗地里去打听,看看赵云是不是故意在自己面前装相,一回过头就在军营中自命不凡了。

但打探的结果也是一样,赵云确实就跟没事人似的,依旧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且待人豁达有礼,不狂不燥,极显沉稳。

徐荣终于明白了赵云的价值在哪里。

他也知道了刘琦委任赵云给自己的用意何在。

……

这天晚上,徐荣将赵云叫进了自己的帅帐。

“末吏赵云,拜见将军。”

“子龙不必多礼,坐!”徐荣伸手,指了指旁边的座位。

赵云并没有因为徐荣对他突然热情起来而感到惊诧或是兴奋,他只是平静的走到一边坐下,正襟危坐,静听徐荣的吩咐。

“子龙,前些日子,关中黄巾余孽来我们这里劫粮,多亏你深夜率百骑而出,斩其主将,杀散其众,夺回粮草,方全了我军的颜面,徐某这段时间军务繁忙,也没顾得上慰劳你,你不会怨恨本将吧?”

赵云轻轻一欠身,道:“将军过赞了,这只是末吏分内之事而已,何须慰劳。”

“哈哈哈,不骄不躁,沉稳有度,果然是将才的苗子,某甚喜之……唉,说实话,徐某原先看错了你,出兵这段日子对你一直颇为冷待,如今方知子龙乃是真丈夫,本将这里给你赔个不是。”

赵云站起身,道:“不敢,云年轻识浅,本就不堪大用,承蒙将军不弃,自当效犬马之劳。”

徐荣挥挥手,让赵云坐下,道:“子龙,你可是常山人士?”

“正是。”

“不错,固有我燕赵男儿的风范。”

赵云第一次露出了疑惑的神色:“将军不是凉州人么?”

徐荣哈哈大笑道:“很多人见我当年追随董相,皆以为我是凉州人,实不知我乃幽州玄菟人出身,你我皆乃河北燕赵男儿,虽非同乡,但归根结底,也算是同根所出了。”

赵云闻言恍然大悟,不过他听徐荣称呼‘董卓’时,依旧呼为‘董相’,略略一挑眉,却也没多说什么。

虽然只是一瞬间的表情变化,但还是被徐荣看到了蛛丝马迹。

他哈哈大笑道:“董相被世人认定为国贼,这事我自然是知道的,我如此称呼他,就我目下的身份而言,确实不妥……但他毕竟对我有知遇之恩,我虽非西凉军人,但却被董相破格委以重任,二十年来随他东征西讨,屡次升迁,说实话,若是没有董相,就没有今日的徐荣,世人皆可不敬重于他,但我不行,就算相国被朝廷定为逆贼,我也不可对相国有半分不敬,这是做人的本分。”

听了这番话,赵云第一次露出了敬佩的表情。

他站起身,对着徐荣抱拳行礼道:“将军高义,赵云佩服!”

“哎,不必如此!”徐荣挥挥手哈哈大笑道:“你别到旁人那里告发我,我就感激不尽了……子龙你是哪年生人?”

“末吏生于建宁三年。”

徐荣扒拉着手指头算了一算,慨然叹道:“真是大好的年纪,让人羡慕……唉,想当年我如你一般大的时候,也是正好投身军中,如今时光飞逝,二十年已过,我已四十有五,老头子一个了。”

徐荣这话不是他自谦,四十五奔五十的人在军中确实就算是老将了。

“子龙啊,说句中听的话,看你的样子,应不是士人出身,亦非大族吧?”

徐荣这话问的挺直接,也挺没礼貌,换成别人或许早就急了。

但正如他所言,赵云和徐荣都是燕赵男儿,而且还都是武人出身,行事上倒还真就是没有那些士族的规矩,直来直往,心胸亦都是比较宽阔。

赵云很是自然的答道:“将军看的极准,赵云却非高门出身之人。”

徐荣点了点头,道:“那你的兵书,想来也是读的有限了?”

赵云摇了摇头:“从没读过。”

这年头,兵书本来就是稀缺物,不像后世一样,想看孙子兵法,鬼谷子兵法什么的,去书店一买好几个版本,最不济上网一查也到处都是。

能够有资格看到兵书的人,屈指可数,基本上都靠祖传……大部分人都是只闻兵书之名,未见兵书实物。

徐荣点了点头:“这就对了,依某观之,你武艺不俗,马术精湛,带骑兵的本领也强,这都是在咱们河北之地练出来的,但如此下去,你三五年最多也就是个能带几千人的都尉之才,若想当大将,非得有十年二十年的经验去磨砺不可。”

这话说的很实在。

没有兵书,也就是说没有先贤的经验可以借鉴,那统帅大军的能耐,就需要从实践中一点一点的磨,看着简单,但实则很难。

先是从一百人,两百人,千人,三千人,万人……带的人越多,需要处理的军务也就越多,能够运用的战术就越多,但同时麻烦也就越多,手下的将领们该如何分配,如何调用的说道就越多……而且作战经验还要有战争作为前提来磨砺,你还得尽量打赢!

打输了,兵没了,就得从头再来。

更惨的是命没了,直接拜拜。

所以仔细想想,将军这个职业,也是一项竞争力极强的高危行业,众人都往一根独木桥上挤,彼此把对方往桥下推。

最后活下来那个,就是威震天下的将军,但他的经验都是建立在敌人的尸体上。

手中没有上万条人命,根本就算不得名将。

赵云不晓得徐荣为何突然问他这个,不由面露疑惑。

徐荣呵呵笑道:“其实我的经历跟你很像,我这一身本领和功绩,也是这二十年来在凉州,并州等边郡之地与人作战时杀出来的……子龙,你我虽不是同郡生人,但在遍地都是南人的荆州和益州,也算是半个同乡了,我原先走过的路,都是你现在再走的……若是你愿意,从这一仗开始,你就跟在徐某身边,徐某将如何用兵,如何调遣士卒,如何排兵布阵,在何种地势用何种战法,一点一点的传授给你,如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