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49章

作者:臊眉耷目

虽然贾龙最终失败了,但他用兵的能力,却是实打实的厉害。

贾龙曾和董卓在凉州一同大破羌族,后又在黄巾贼马相杀死益州刺史郗俭、占据三郡聚众十万的情况下,集合益州各豪族的势力将其马相打垮,足见其军事能力非比寻常。

第六十四章 两权分立的益州军

荆州一系的人马和益州一系的人马在秭归会盟,合兵一处。

双方将校都是初见,此番共同上雒,为主分忧,因而彼此之间便分外的客气。

两方主将彼此互通姓名表字后,刘琦也对此番前来会盟的益州将领们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对方的领军校尉是刘焉的第三子刘瑁。

依照刘琦对他的观察,刘瑁似乎并不通军机,他走起步来循规蹈矩,犹如在朝堂上一样尊守礼仪,颇有讲究,但此举动若是行之于军旅,多少就感觉有点四不像了。

看来,刘焉这次纯粹是让他儿子替自己来收割声望的。

而自刘瑁往下的那些将校,配置便比较有趣了。

武猛从事贾龙,毫无疑问的,是这五千益州军的指挥者。贾龙身为益州豪强之首,就如同荆州之蔡瑁,他麾下的两名别部司马亦是益州豪强出身,分别是赵韪和严颜。

当严颜对自己进行介绍的时候,刘琦有意无意似的,对他多加关注了一下。

这个人在历史上笔墨并不多,但却比较出名,主要原因就是其与刘备军一战后为张飞所敬,但之后便无声无息了。

不过严颜能做坐到一郡之首的位置,想来也是有真本事的。

不过除去以贾龙为首的三名益州本土将校外,刘焉还派遣了另一批人。

那便是东州士集团的将领。

这点倒是令刘琦非常好奇。

一支军队,却派出两个派系的将领,刘焉想干什么?

东州士这边的别部司马有五人,分别为兖州陈留人吴懿与其族弟吴班、阴平人雷遇、青州人吴堀与其族弟吴兰。

这倒是有点意思。

安排益州军在秭归外驻扎,其后主要将校一同进入县城。

进城的路上,身为同宗的刘瑁对刘琦显得格外热情,他抓住刘琦的手,一路上连呼。

“贤侄儿!……贤侄儿!”

刘琦颇有些无奈。

刘瑁看着也就是二十多岁的年纪,最多不会超过二十五,被这么一个生瓜蛋子直呼贤侄,还真是不太舒服。

可没有办法,谁让刘焉比刘表要大一个辈分呢。

“见过族叔,族叔和诸位将军一路辛苦,琦已经在秭归县安排了酒宴,为诸位接风洗尘。”

刘瑁攥着刘琦的手,笑道:“贤侄安排的这般周到,吾等心甚慰之,只是三军将士一路劳顿,翌日还要北上司隶,前途未定,乘着还未北上,不如在此大飨士卒如何?”

刘琦身后,黄忠和文聘等人闻言,面露不悦之色。

这刘瑁好不晓事,益州兵将出川,钱粮用度皆需用我南郡的,如今他却仗着是刘琦叔辈,扬言要大飨将士,这摆明了是要拉拢益州军心。

然吾等荆州人受损失,他自己得名望!这事未免说不过去。

况一战未打,寸功未立,如何便要大飨三军?闻所未闻。

什么东西!

刘琦上下打量了刘瑁几眼,心下若有所思。

这刘瑁没有继承他爹刘焉的老奸巨猾,但继承了其父爱占便宜的小心思,二十多了尚轻浮的这般明显,日后怕是没什么大出息。

“行,既然族叔开口了,那今日便大飨三军。”刘琦微笑而应。

刘琦既然已经发话了,那黄忠和文聘等人纵然心中不悦,便也需尊令。

文聘随即召来麾下的曲长,让他们筹措酒食,准备今夜在城外犒军。

刘瑁见刘琦当众如此给自己面子,颇为得意。

这个侄儿还是蛮好说话的。

但他也知道今日之举颇有些过分,怕对方会不快。

“贤侄,叔叔说话有些直,还请勿怪,然你我两军既要北上护君,路途遥远,若是不先慰劳将士,恐无士气,叔叔也是一片苦心,贤侄可明了?”

刘琦有些好笑。

这刘瑁年纪不大,偏偏在自己面前,非要装成老成持重的样子,想要压自己一头,但其本人行为实际稚嫩的紧,怎么看都是不伦不类。

“族叔无需如此,你我两军皆为君王,何分彼此?”

刘瑁伸手重重的拍了拍刘琦的肩膀:“贤侄如此恩义,不愧、不愧为汉氏之千里驹也!”

刘琦无奈地笑笑。

这话倒也算是好话,但从刘瑁嘴中说出来就不是那个味。

这种比喻由长者对后辈进行赞赏,本无可厚非。

但刘瑁这人,看着哪里有丝毫长者之相?

刘瑁身后的那些益州将领,听着也不免唯有尴尬。

引刘瑁进了秭归府衙,刘琦派人引他暂去房间歇息,自己则准备再去城外查看两军驻地。

就在此时,武猛从事贾龙上前来:“刘将军,还请借一步说话。”

刘琦随他向旁边走出几步,来到让人听不见的地方。

贾龙道:“吾家公子少经战事,一心慕于词文之道,于军政颇有疏怠,出言不妥之处,还请刘将军勿要介怀。”

他原来是替刘瑁来圆场致歉的。

“贾公说的哪里话?都是盟军,何分彼此。”

贾龙道:“翌日出兵,某当引益州军为先驱,刘将军只需率荆州兵马压后便是。”

贾龙此举,也算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有些知恩图报的意味。

刘琦心中对这个益州豪强代表增添了几分好感。

听闻贾龙昔日与董卓一同讨伐羌族,与其颇有交情,刘琦本以为他是和董卓是一样粗暴的西凉武人风气,但不曾想却是明是非,知礼数。

反倒是名士刘焉之子,吃人家的时候不但不知感恩,而且吃相太过难看。

“贾公,你我两家合兵万余人,如何行军不应你我在此擅定,当聚诸公商议,针对形势而决。”

贾龙点了点头。

这刘琦年纪轻轻,行事周全,滴水不漏,有些城府。

他又联想到刘表入荆州后,对待主动亲附的荆楚豪族多有照应,共享其利。

再看看刘焉父子之行径……

唉,却还是荆州豪族的命好。

“贾公,吾正欲往城外,常看两军行营,贾公若无事,不妨同行?”

刘琦主动邀请贾龙一同前往行营,是想借机试探一下贾龙,看看益州此番出动两个派系的将校是何目地。

刘焉,莫不是还要玩个二足并立不成?

贾龙见刘琦主动邀请自己,没有拒绝。

……

荆州军和益州军都安置在秭归西郊。

两人来到骑马行至营外,入内则改步行。

两人验看了两曲士兵的帐篷排布,刘琦随即试探着贾龙:“贾公乃是用兵大家,吾等前辈,不知此番往雒阳护君,我两军当如何行事?”

第六十五章 角力比试

刘瑁虽然是益州军名义上的负责人,但真正能够统领这五千川军的人,实际上贾龙。

刘瑁不通军略,好耍小聪明,不是成大事的人,刘琦有正事自然还得与贾龙沟通。

“公子问吾,北上雒阳有何见解,然会盟之事乃刘荆州所提,公子奉命出征,想必刘荆州已经事前嘱咐过公子了吧?”贾龙将皮球踢了回去。

刘琦微笑道:“琦临行之前,是得了严君的提点,就是虚心请教贾公,公原先曾在西凉大破叛羌,又在益州平定马相,可谓久经战阵经验老到。”

商业互吹的精华,就是在于用别人的视角来捧高面前的人,这样既达到了目地,又不会显得过于做作。

贾龙性格高傲,闻言露出了一丝笑容。

相比于刘瑁,荆州刘表的儿子显然是更招人稀罕。

此时几人已经来到了益州军的主帐营盘,那一个个耸立在原地的小帐篷,和每隔一段距离,就搭建的火灶,颇有规律章法。

贾龙翻身下马,邀请刘琦和黄忠等人参观。

往来搬运辎重的益州军见到贾龙和严颜,纷纷执礼。

在营盘内转了一小会,却听贾龙对刘琦道:“公子适才相询之事,龙在出益州这一路上,也曾仔细思之,眼下关东诸郡守与董公相争,几番鏖战于鲁阳和河内,互有胜负,天子在雒阳虽颇凶险,然眼下并无大碍,我们出兵北上,以兵势压之,以大义说之,想来董、袁两方顾及大局不会妄动,不会因战事而伤及天子,如此我们便也不用与他们两方动手了。”

以贾龙的能力,自然是能够品出这个联盟的真谛,这点刘琦丝毫不疑。

益州豪族的代表人物,若是没有这点眼光,以后也乘早别在益州豪族圈里混了。

刘琦赞同道:“若能依贾公所言,不打仗是最好不过。”

“话虽如此,不事若急时,却也恐有万一……此番刘益州令吾领兵出川,也是看重贾某与董相国,曾有同伐羌族之谊,董相国念及昔日之情,想来也不会轻易与吾等动手。”

刘琦眯起眼睛,细细沉思。

刘焉把这种涨声望的好事,送给他正在打压的贾龙,是想到了贾龙与董卓之间还有这一层关系?

可问题是,在刘琦看来,董卓是一个敢想敢做敢赌博的人,他在进京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废旧帝,立新帝,杀太后等一连串的动作……

这样行动迅猛,心狠手黑的人真的会顾念和贾龙的那一点点交情么?

“当务之急,是要选定进兵路线。”贾龙没有注意到刘琦的疑虑,直言道:“眼下袁术占据了南阳郡,我等若要北上且保证粮草通顺,还是要经过南阳,只是听闻袁术为人诡诈,我们若从其境而走,不晓得他会不会暗中使绊,袭我荆益联军之后?若如此,那便凶险了。”

看来贾龙对如何北上的事情,确实做了不少的功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