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427章

作者:臊眉耷目

不多时,就见北寨的辕门前,一杆大纛旗缓缓的立在了当中,上面用金线绣着“汉镇西将军刘”六个大字。

辕门之外,负责指挥攻略的主将夏侯惇看见了刘琦的纛旗,不由大惊失色。

夏侯惇兵书读了不少,也颇为精钻,行事上还有几分儒将之风,但可惜在这方面一直不及曹仁,曹纯等辈。

夏侯惇并不是那种粗犷类型的武夫,相反的他颇为儒雅,亲自迎师常向人虚心求教,平日里行军打仗,也不忘治学。

这样的性格,为一郡太守正当其职,但若是为将……却总欠缺了些什么。

夏侯惇在用兵方面相对保守,虽然他在指挥兵将进攻时,声势颇隆,但却是打雷声大雨点声小,多少有些花拳绣腿的嫌疑。

这也是他性格使然,夏侯惇对待下属较为亲厚,与正常的将领相比,他心中总是多了几分善念,此刻他也是唯恐强攻会造成过多的伤亡,因而在进攻方面反倒是比较保守,只是把声势弄的很大,但实际并不曾血拼。

夏侯惇是个好人,但很可惜,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情不立事善不为官。

这样的将领,虽然对待属下过于负责,但却缺少了果决,不适合阵前指挥。

果然,当辕门方向出现了刘琦的纛旗之后,身为此一军主将的夏侯惇顿时有些凌乱了。

刘琦的纛旗出现在了这里,那也就是说明,刘琦本人已经驱兵到此,与自己正面对决。

一时间,夏侯惇的心开始变得忐忑不安起来。

与敌方主将对决,说实话他还没有做好这个准备。

夏侯惇的行军司马匆匆来到他的身边,急切地向他禀报道:“都尉,刘琦率兵亲来北寨,眼下他立起了纛旗,亲临前阵指挥,敌军士气大振,已经反攻为守,我军前阵难以支撑,还请夏侯公速做决断!”

夏侯惇听到这,直感觉脑袋瓜子生疼。

那刘伯瑜好死不死的,为什么偏偏跑到了自己这一路上来?

夏侯惇心中此时既感忐忑,又有些忿忿之情。

他思虑了一下,随即对行军司马下令道:“传来前阵的将士们,速速后撤!先离开敌军前阵,再临阵以观刘琦动向。”

那行军司马一听,心中不由升起了对夏侯惇的几分鄙夷。

他急忙谏言道:“都尉,刘琦乃是荆贼之首,若是能将其擒拿,则都尉一定可以名震天下,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都尉万万不可错过。”

夏侯惇听了,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毫无兴奋之情。

“刘伯瑜乃是年轻一辈的俊杰人物,何等厉害,连董卓老贼都不是他的对手,某家又岂能争先,休要多言,可速撤之。”

那行军司马闻言诧然道:“可是眼下两方交战正酣,我军一旦撤走,万一刘琦从后方掩杀上来,我军又该如何是好?”

这一点,夏侯惇不知为何倒是颇为自信。

“眼下敌军的阵势,明显就是固守营寨,我军攻了这许多时候,也不见荆州有哪个敢轻出营寨?如今天色渐暗,刘琦又是敌军主将,岂能轻身犯险?秀雅多言,速撤便是!”

夏侯惇的动作,很快就被刘琦军的斥候给探听到了。

他们立刻回报刘琦,请他定夺。

刘琦抬头看了看天色,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微笑。

夏侯惇的行动,果然如同自己想象的一样,这是一种对自己没什么自信的表现。

他不敢和自己正面交锋。

不过也算是他有自知之明。

不过可惜,今日不管他撤还是不撤,‘盲夏侯’的这一路兵马,刘琦都是吃定他了。

营寨的四野,曹操的大军和荆州军的厮杀还在继续着,两军对阵的战场遍布在营寨各处,天色虽然已经有些昏暗,但放眼望去,还是能够看见荆州军大寨的栅栏和营寨前的土地上,到处都洒满了鲜血,血红色代表的,是不停倒下去的双方士卒,犹如修罗场一样的。

夏侯惇眼见刘琦亲自来了,想要撤退,但刘琦却不打算这么轻易的就放他走。

他要给这名‘曹军的软肋’好好上一堂生动的军事课。

在今日这场大战中,刘琦还有最后一张王牌没有用出来。

那就是他身后的三千精骑。

关中一战之后,刘琦所掌握的精骑数量,已经达到了五千骑,虽然北方那些拥有良马产出的巨富还是比不了,但五千骑兵的数量,已经足矣算是一个大军团了。

五千精骑中,有两千骑兵在黄忠和太史慈的营中。

而剩下这三千骑兵,则是刘琦最后的底牌。

这底牌,刘琦一直保护的很好,隐秘的很好,不要说是北地诸侯,便是他荆州自己人中,不是军方内部人,也不清楚荆州眼下的精锐骑兵的具体数量。

谁言南方无强骑?

就在夏侯惇开始撤离大营的辕门处,打算重新列阵的时候……枕戈待旦许久的荆州铁骑赫然动了。

先是荆州的步兵突然上前,将大营前一大片的栅栏推倒,然后迅速的向后方撤去。

而伴随着空场的出现,荆州的骑兵也从营内亮相了。

虽然不是在平原上,不能够展示最强的冲锋战力,但刘琦所扎营的地方四周也是平坦,再加上夏侯惇突然变阵,一时间未必能将阵势收拾好,故而荆州骑兵在这个时候出动,还是能够占到很大便宜的。

刘琦的骑兵并非南马,大部分都是北马,而这些战马所驮的骑士,也都是从荆州军中,选出的精锐士兵。

和北方的骑兵不一样,刘琦的这些骑兵并非都是人高马大,相反的,他们大部分都是身材短小灵活之人,这样可以给马匹减轻重量,同时达到最好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但虽然身材短小,但这些骑士却各个身材健硕魁梧,都是爆发力极强的南人。

“冲阵!”

随着刘琦的命令下达,这支王牌骑兵终于开始动了。

他们各个精神抖擞,装备精良,威势极盛。

这些兵卒,大多是多少年随刘琦南征北战的强兵,特别是关中一战,他们经历过血的洗礼,算得上是真正的猛士。

适才的交锋中,他们听从刘琦的军令,没有越出中军大营一步,只是看着自己的战友们在前方,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下。

看着浴血冲锋的同僚,他们多少次在脑海中幻想能够纵马持刀,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地打入敌军的军阵之中,替同伴们报仇雪恨。

但没有军令,他们不行。

直到此时此刻,刘琦终于打开了兽笼,放这些凶兽从笼子中飞奔出来。

一时之间,营寨内的马蹄声骤然响起,先是低沉相对还有节奏,但很快,便形成了雷鸣般的声响。

伴随着几乎可震颤大地的马蹄声,荆州精骑开始冲向了夏侯惇的军阵!

第五百七十二章 针锋相对,各有筹谋

远处的山骊上,曹操突然皱起了眉头,然后向着刘琦军营的北面辕门处看去。

天色渐黑,战场上的视线开始逐渐变暗,且因为厮杀场间的声音异常杂乱,但曹操还是猛然间捕获到了一丝讯息。

“不好,曹某大意了!”曹操重重地一拍手,惊道:“一时不甚,竟然让刘伯瑜以骑兵赚吾!”

说罢,便见曹操急忙转头,喊道:“速速唤卫兹前来见我!”

卫兹乃是曹操最为信任的一名部将,他也是当初在陈留,散尽家财帮助曹操获得了基本盘的恩人。

历史上的卫兹跟随曹操参加了荥阳之战,是他的左膀右臂,但很可惜,荥阳一战徐荣的攻击势头实在是太猛,至使帮助曹操起事的恩人命丧九泉,没有福气看到曹操是如何成就大事的。

但在这个时空,由于宗亲联盟北上,荥阳之战没有发生,卫兹也因此留下了性命。

少时,便见一名与曹操年纪相当,一脸英气的男子大步流星地来到了曹操身边。

“孟德,唤我何事?”

曹操跟卫兹犹如兄弟,很是熟稔。

他一把拉住卫兹的手,道:“兄长,操今日一时不甚,恐为刘琦所算,他营寨的北面隐隐有马蹄轰鸣之声,想来是刘伯瑜故意藏了后手,如今骤然发难,我恐元让不支,山下现有虎豹骑埋伏,兄可领一部虎豹骑前往刘伯瑜的营寨北面,去救元让,务必不要让他出事。”

卫兹平日里与夏侯惇私交不错,听了曹操这么说,自然不敢怠慢,他拱手道:“孟德放心,我这就领人去,一定不让元让出事。”

说罢,他转身要走,却听戏忠在后面喊住他道:“卫君只需领一半虎豹骑去便是……记住,让每一名骑士在离开山骊前,要打两支火把!”

卫兹惊诧地看了看戏忠,然后又瞧向曹操。

“打两支火把,骑士还要驭马,如何能打两只火把,眼下可是事急!”

却见曹操点了点头,示意他按照戏志才所言的做。

卫兹见曹操答应了,只好领命。

待卫兹走后,却见曹操看向戏忠,颇是不解地道:“先生为何只让卫兄领一半虎豹骑去救?”

戏志才眯起了眼睛,道:“明公不可因一时之急,而乱了阵脚,夏侯公此刻危机,卫君前往相救,能不能救下尚不好断言,但明公不可尽弃己众,让对方乘隙钻了空子。”

曹操闻言一愣。

却听戏志才继续道:“明公一开始将虎豹骑安排在此处,所为何事?”

曹操眯起了眼睛:“自然是为了能够将刘伯瑜引到此处,所谓擒贼擒王,刘伯瑜若知曹某在此,或许会驱兵冲开我方阵营来此擒拿曹某,按我便可以用虎豹骑在此伏击于彼……只可惜,这贼子怎是好生奸诈,让他中计太难……说什么就是不出来呀。”

戏忠呵呵一笑,道:“刘伯瑜诡诈之人,想要引诱他甚难,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是刘伯瑜,明公难打忘了,除了刘琦之外,此处尚有另外两座大寨,那当中之人,恐未必不会注意到这里,明公此时为了救夏侯公,而尽遣虎豹骑,非明智之举。”

曹操何等聪明的人物,听了戏忠的话,顿时恍然大悟。

他慢慢的转过头,看向了远处蔡瑁的军寨。

……

而与此同时,蔡瑁的大营内,斥候已经将战场的情况想蔡瑁进行了禀报。

蔡瑁全副武装,不断听取着手下斥候的汇报,心中不由痒痒的紧。

三座营寨,偏偏就只有他这一处营寨没有被进攻。

而根据斥候的汇报,黄忠那边重创了夏侯渊,随后被乐进拖住,太史慈则是谨守营寨,不让于禁能够迈进营门半步。

典韦受了重伤,但黄叙却用弓弩阵败了曹洪。

但曹仁和曹洪那边则是一直占据优势,压着荆州军打。

如今就连刘琦也亲自出马,去战夏侯惇了。

蔡瑁上一次在南阳,被曹操几番战败,可谓是丢尽了颜面。

如今他随刘琦在此立寨,甚想借机打败曹军,找回颜面。

就算他与曹操是旧识,但战场之上无父子,更何况是少年时的朋友。

但可惜,刘琦给他的军令,就是紧守营寨。

守就守吧,但也不知道为什么,曹兵就是不来打他,反倒是跟刘琦和黄忠,太史慈等打的有来有往。

蔡瑁的手,此刻感觉很是刺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