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402章

作者:臊眉耷目

其四,说实在的,还是士族群体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他们手中的经书,只是在各家相传,严格的维护着自己的地位和,私学招收的小学生,普遍也要看家室和传承,普通乡闾中的黔首想要认字读书?做梦去吧。

但是如今,刘琦却很显然想要以官方的角度,向蒙学伸手,将这个情况适当的进行扭转。

第五百三十二章 巡查

刘琦想要将蒙学加入官学中的意思,刘表多少能品出来了。

若不是这个意思,想来他也不会亲自编撰这些所谓的《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什么的。

不过有一说一,刘琦编纂的这些蒙学的范本,还是非常不错的,哪怕就是相比于现在各州各郡所用的蒙学《急就篇》,也是只在其上,不在其下。

要知道,史游的《急就篇》在大汉朝作为蒙学的范本,已经持续了两百多年,其地位之高,一直没有其他的典籍可以取代。

但以刘表的观察,刘琦所写的这篇《千字文》和《弟子规》,似乎更适合用于为孩子用以启蒙教育。

刘表心中颇为惊诧。

自家的这个儿子,何时竟也有这般才华?一身学识让人惊讶。

虽然他只是自创了几篇用于蒙学的篇幅,但正因为是用来启蒙孩童的典籍,这个中的内容必是马虎不得,非得几经推敲,方可使用。

若是不能够熟读经史,并深研孔圣人之道,根本是不可能编纂出这种东西的。

至于刘琦是让旁人替他编纂的那种可能性……

怕是不可能,能够编纂出这种可传于后世的蒙学之人,毫无疑问,必是名士,这般呕心沥血的传世之作,如何能轻易予以旁人?

刘表深深的望了他这个儿子一眼。

曾几何时,他只是注意到了他这个儿子的军事能力……却忽视了他治学的本领。

虽然《汉记》和《汉书》也是他主持的,但毕竟非他直接编纂。

可这些蒙学篇章……

或许这个小子的治学之能,是在自己之上的。

刘表好半晌没有说话,似乎一直在沉思这件事。

刘琦自然是明白刘表的震惊之处,故而也没有出言打扰他。

虽然是后世人见怪不怪的《弟子规》和《千字文》,但以刘表的角度而言,自然知道创作出这东西的艰难,给他一点消化的时间还是要的。

“要将蒙学纳入到官学之中,你可知晓这当中的投入?”刘表看向刘琦,出言问道。

刘琦认真地点头:“知道。”

刘表眯起了眼睛:“我荆州目下虽然富庶,但在各郡建立学宫,已是耗费了诸多,若是再在官学之中立蒙学……这财货……”

“财货的事,父亲不必担忧,想来父亲也多少知道,如今茶叶和白瓷都是在荆楚被咱们刘家人垄断着,北方人的钱,目下还够咱们赚的。”

刘表颇有些不解地看向刘琦,道:“你为何想在蒙学这一块,下功夫?”

刘琦拱手道:“孩儿也并非是只钻研用兵的莽夫,士人在这个天下间的分量,孩儿自然是清楚的,父亲和孩儿亦属士族,只是如今已居高位,就不能再事事再像原先一样,站在士人的角度上想了……自大汉建立以来,诸位先帝皆不将蒙学列入官学,只因光是各地官学和太学中的士子,人数总和便数以十万计,光是筹措太学生的事情,就已经令朝廷无有余力了,况且蒙学归私学乃是历代以来留下的传统,若无大事,恐也无人会去特意变更。”

刘琦轻轻地甩着手中的简牍,道:“那你为何突然就想要变更了?”

刘琦向着刘表作揖,道:“主要有几个原因,清平之世,朝廷无有余力开展蒙学,主要是为了全力顾及太学和官学的普通士子,可是如今是乱世,朝廷已无力治学,而趋于太学以获求官身的士人减少,很多人投身于各地牧守之下为其私士,有些人则归隐不出,如此情况下,对地方官学进行改制,将蒙学纳入官学,这也是提升我们对地方士子的掌控力度。”

刘表缓缓点头。

刘琦又道:“况且,若是《千字文》和《弟子规》等典籍一旦问世,势必又会令我山阳刘氏的文名再登新高,以父亲为首的荆州学派,称雄天下诸学的日子,想来也不远了。”

虽然只是给刘表画大饼,但刘琦这话刘表就是爱听。

刘表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你这话倒是不错……特别是你撰写的这些可用于蒙学的典籍,足可传于后世!”

刘琦微笑着冲刘表作揖:“多谢父亲赞誉。”

刘表又认真地思虑了一会,道:“对我山阳刘氏而言,终归也是件好事,况且也不是禁了私学的蒙学,只是在官学中也加入了蒙学而言,倒也不伤大雅,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处置吧,正好让为父看看你的本事。”

“父亲放心,此事尽管交给孩儿便是。”

其实在刘琦心中,将蒙学加入官学中的好处,还有的一点他没有说话。

那就是将文化的垄断权力收缩。

以官方的角度,去跟士族争抢教育的延伸权和拓展权。

父子二人正在议论着,却有侍卫来报,说是太史慈前来求见。

刘琦没有吭声,恍若不觉。

刘表却是一拍额头,叹息道:“子义从东面归来已有数日,老夫却因为古文经学之事一直不曾见他,怕是让他着急了……正好今日伯瑜你也在这,咱们就听听子义要说些什么。”

“诺。”

“速召子义来!”

少时,太史慈来到厅内,分别拜见刘表和刘琦。

“子义不必多礼,老夫让你巡视各郡,如今情况如何,且细言之,不可有所疏漏。”

太史慈急忙领命,然后将自己视察地方所遇到的情况,一件一件的向刘表做了汇报。

当然,这其中,太史慈主要还是提及了刘繇在柴桑的艰难,以及黄祖不给刘繇支持的事情。

刘表听完之后,沉默不语。

刘琦转头看向太史慈,却见太史慈也正好瞅着他。

两人彼此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

刘琦转头对刘表道:“父亲,正礼公是咱们请到荆州,以扬州刺史的身份作为咱们在东面的屏障的,他在柴桑占据要冲,可以替咱们钳制吴地的对手,一旦东面有战事,则江夏诸地,就不会被战火祸及,如今正礼公日子难捱,一旦东边事起,荆州未免有些被动。”

刘表轻轻地揉着额头,道:“黄承先昔日便与我相识,乃是旧交,况江夏之地,若无承先,咱们父子也断然不会轻易的就能掌控……如今他有些小心思,却在清理之中,为父总不能因为这点事,就斥责旧友吧?”

刘琦叹息道:“父亲,问题这不是小事啊。”

第五百三十三章 请先生上车

刘表听了刘琦和太史慈的谏言,心中也着实郁闷的紧。

他跟黄祖很早就认识,也对黄祖的脾气和秉性有一定了解,刘表大概能够猜到黄祖的想法。

黄祖乃是江夏黄香之后,妥妥的郡望家子、名士之后,在江夏的势力极大,如今天下大乱,黄祖更是凭借和刘表的关系,一举成为了江夏郡守。

黄祖在江夏有威望,同时又是名臣之后,再加上与刘表的私交,至使他的个人力量这几年在江夏持续壮大,如今的江夏郡就犹如他的私有地盘。

说句不出格的话,黄祖在江夏说一句话,远比刘表好使。

但好在,他还是比较忠诚于刘表的,至少刘表的每一项政令,黄祖都会认真的去履行。

但黄祖履行于刘表的命令也是有一个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刘表不要触碰到他的利益才行。

因此刘表很清楚,若是要让黄祖扶持柴桑的刘繇,那对于黄祖本人来说,就是利益本触碰到了,很难实现。

黄祖想要在刘表这里想要的东西,就是他能够完全的支配江夏,没有任何人来与他争权,只要刘表能够满足他的这个要求,其他所有的事情,他都可以响应刘表……只要刘表让他在江夏一枝独秀就可以。

当初刘表单骑前往江夏之时,也确实是用这样的条件许诺给了黄祖,因此黄祖才会联合江夏本地的豪强,前往襄阳。

柴桑是荆州在东面的屏障,距离江夏极近,刘表和刘琦可以将刘繇当成附庸,让他去建造这个防御扬州来敌的前线基地。

但对于黄祖来说,他可不把刘繇看成屏障,相反的,刘繇在黄祖的眼中,是威胁他在江夏郡施行统治的存在。

柴桑距离江夏实在太近了,柴桑有什么风吹草动,对于江夏来说都是威胁。

刘繇的兵力若是壮大了,那对于黄祖来说就是如虎在侧,让他昼夜不能安枕。

他可以作为一柄刘表随时取代他的尖刀,只要刘繇在柴桑发兵,足可朝发夕至直抵江夏,到时候黄祖就会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逼迫着交出兵权。

当然,这种情况应该是不会发生的,但身为一方之长,站在这个天下权力顶端的人,有些时候不能光看情谊,也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想。

总之,黄祖目下的动作,都是为了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

刘表多少也能够理解黄祖眼下的心思。

他沉默良久之后,突然看向太史慈,道:“子义,你今日的禀报,我都知道了,关于你上报的各郡情况,老夫会酌情处置,你一路劳苦,且回去好好休养几日,然后咱们再议旁事。”

“多谢明公关怀。”

太史慈拱手作揖,然后偷眼去看刘琦。

却见刘琦以很快的速度冲他扬了扬眉毛。

太史慈领会其意,随即告辞离去了。

厅堂内,又只剩下刘表和刘琦父子二人。

刘琦看着面有忧虑之色的刘表,拱手道:“父亲,子义走了,如今厅堂内,只剩下你我父子二人,父亲有什么话,大可直言无妨。”

刘表长叹口气,道:“吾儿,子义适才言刘正礼的弊处,为父知晓,只是黄承先与老夫乃是至交,黄家更是江夏郡望,当初你我初至荆州之时,为父也曾答应过他,让他永镇江夏,如今咱们势力打了,为父若是对他动手,唯恐有害贤之名,恐惹后世非议。”

刘琦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说实话,他非常不喜欢刘表的这种方式。

后世的非议,跟你现在又有何关系?为何要那么在乎?

不过想想也是,若是不如此,他也救不是刘表了

不过刘表答应黄祖的条件也让刘琦颇感无奈。

什么叫‘永镇江夏’,这天底下有什么东西和事情会是永恒的?

变化才是这个时节的唯一真理。

刘琦对刘表道:“父亲未免多虑了,承先叔父乃是我刘家臂助,亦是咱们的同僚,让他镇守江夏乃是无可厚非的事,但这与扶持刘正礼在柴桑养兵又有何冲突?我们扶持刘正礼,又不是让他去夺江夏郡?说白了,他守他的江夏,刘正礼守他的柴桑,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还是黄叔父自己小心眼,信不过父亲,他自己心虚,觉得父亲要夺他兵权,难道为了他一个人的兵权,荆州的前线阵地就不要了?”

很多事情,要分怎么说的,本来刘表有些愧疚的事情,如今按照刘琦这么一说,顿时让脑回路有些混乱的刘表捋清楚了思路。

是啊……这事好像我刘景升办的没毛病啊。

老夫让你黄承先在江夏当郡守,你答应过老夫一切都会听从老夫的安排,如今一个刘繇在柴桑你都不帮我扶持,难道荆州东面防线的安全,还比不上你个人的安全不成?

越想,刘表这心中便越是火。

他看向刘琦,道:“既然如此,伯瑜,你此番去往各地巡查,就顺便去往江夏和柴桑,权宜行事,务必要将刘正礼那边的事情处理妥当,若是黄承先依旧执迷不悟,你便做书于为父……到时候,让为父在拾掇他。”

“诺。”刘琦轻轻一拱手,随即应命。

……

待出了州牧府,刘琦便让辎车调转,开往自己的府邸。

行至半途,却听车外隐隐传来了一阵吟唱之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