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400章

作者:臊眉耷目

第五百二十九章 蔡琰的难关

太史慈的话似乎是在情理之外,但仔细想想,却也是在情理之中。

如今的扬州刺史刘繇,被刘琦安置在了柴桑,用来作为荆州对抗东面敌人的前线阵地。

柴桑在历史上虽然是东吴大都督周瑜的水师屯扎之地,但就地缘来说,这里其实离荆州更近一些,自古以来便有‘吴头楚尾’之称。

刘琦让刘繇屯扎在柴桑,一则可以吸引扬州的流民和士人,二则也可以作为前哨阵地。

若是孙坚想向江夏进兵,那柴桑便可以作为一个战略缓冲地带,在这里给对方排兵布阵,至少可以不让荆州本土受到损害。

这些战略意图,刘琦早先就跟刘表说过,但如今听太史慈的意思,柴桑的城廓不坚,防御似乎还有些薄弱。

虽然大概的原因刘琦能够猜度的道,但他还是想听听太史慈通过考察之后所带来的准确消息。

刘琦遂问道:“刘繇屯扎在柴桑也有一段时间了,为何还会防守薄弱?”

太史慈与刘繇的关系匪浅,他此番代表流标巡查东方,也自然是特意去视察了柴桑的形势,因而对彼之情况深为了解。

他郑重地对刘琦言道:“刘公率领张英、樊能、于麋等人坐镇柴桑,本来是按照使君当初吩咐他的,收拢扬州本土的流民,屯田练兵,加固城防,以防孙坚……怎奈,江夏郡的黄祖,却一直未曾给予柴桑应有的支持。”

“果然。”刘琦心下冷笑,他大概就知道东面发展不起来,是黄祖搞出来的。

那老家伙是有私心呢。

柴桑县隶属于豫章郡,而豫章郡的大部分领土,在这段时间已经被孙坚慢慢的收拢蚕食,如今扬州诸郡除去九江郡和庐江郡之外,已基本上都落入了孙坚手中。

刘繇的柴桑便如同一座孤城,虽是战略要冲,却也孤悬于两州之间。

刘繇没有战略物资来源,必须要仰仗西面的江夏给他提供补充才可以生存下去。

但问题是,黄祖对刘繇似乎采取了钳制政策。

他好像并不希望刘繇能够发展起来。

但为了掩人耳目,黄祖也不是一点物资都不给刘繇,而是经过精心的测算之后,才将物资给刘繇送到了柴桑去的。

刘繇现在的麾下,有军士五千人,而黄祖提供给刘繇的一切物资,包括粮秣,甲胄,财货,粮种,衣物等等,也基本就是让这五千人勉强够用……

而修筑柴桑城廓的材料,黄祖提供的材料也不足矣让柴桑能够修筑成高大的城墙,故而刘繇在柴桑的发展极为缓慢。

依照太史慈的谏言,若是孙坚现在对刘繇发动进攻,以柴桑目前的情况,别说是作为战略要冲了,能不能撑过三天都成问题。

刘琦听完之后,又对太史慈到:“这事你对严君通禀过么?”

太史慈摇了摇头,到:“末吏自打返回襄阳之后,还未曾见到刘荆州,刘荆州这几日着实是太忙,末吏连续拜府求见数日都不曾得见。”

太史慈这话不是作假。

可也不是刘表不想见他,老爷子眼下确实是忙。

毕竟,将古文经纳入到荆州官学整体的学习内容中,就好比给荆州所有的官学整体换了一套部编版的教材。

这当中的琐碎工作,可谓是相当的繁琐了。

以刘表的身份,他大可也不必参与其中,交给宋忠等一众五业从事办理即可。

怎奈他本人实在是太过看重这个,不参与到其中,怕刘表浑身难受。

以刘表本人对于经学的热爱,在这个节骨眼,太史慈向他汇报的那些事,他可能还真就是没有时间搭理。

刘琦看着一脸无奈唏嘘的太史慈,笑到:“子义也无需着急,你想见严君汇报柴桑之事……回头我大概给你提供一个时日,你按照我提供给你的时间前往求见,必能见到严君。”

刘琦和太史慈不一样,他是刘表的继承人,而且有很多事,刘表不方便跟别人说的,都要和刘琦说,故而腾挪出来给刘琦的时间肯定不少。

在这个时间段里,再让太史慈过去,他想见到刘表,就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太史慈急忙称谢,二人又天南海北的唠了一会之后,太史慈随即告辞离去。

刘琦则是在桌案上取出一卷简牍,然后开始细细的写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典韦过来对刘琦到:“君候,蔡大家前来求见。”

“她?”

刘琦先是一愣,接着脸上露出了笑容,到:“请她进来。”

自打上一次蔡琰和貂蝉之间有了少许矛盾之后,刘琦请蔡觅在当中进行周旋调停,虽有些许效果,但蔡琰却一直没有恢复以往的精神,对刘琦多多少少也有些避让之意。

刘琦知道,她这是没有过自己心里那一关,故而也不着急催促,只是等她静静的想明白了才是。

女人么,是一种感性的生物,一旦心里有事了,就跟犯神经病一样让人不可捉摸,饶是才女也一样。

蔡琰进了书房,缓缓的坐在了刘琦的对面,她的表情不知为何,有些莫名的忧愁感。

“还闹心呢?”刘琦见状一愣,笑道:“多大点事,这么长时间了?还没走出心结?貂蝉都想开了,你好歹也是出身名门,道理比她懂得多,这世上的许多事,哪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该放下的就得放下,不然活着多累呀?”

蔡琰低着头,依旧没有说话。

也不知道她今天是怎么,这般的沉默。

刘琦轻轻地叹了口气,无奈道:“昭姬,其实你大可不用自责,人非圣贤,谁的心又可能一直是平淡如水的?你心中或是有嫉,或是有怨,也都是常理之中,这个天下没有人是无欲无求的,那样的人也根本就不能称之为人了,而且你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你怕我被美色所迷,但这点你大可放心,我是何等样人,难道你还不清楚么?难道你真把刘琦当成了那种毫无廉耻的好色之徒?”

蔡琰依旧是抿着嘴没有说话。

刘琦见状不有有些泄气了。

这小才女,咋就还哄不好了呢?

“昭姬,你到底是如何想的?”刘琦颇有些无奈地道。

蔡琰沉默良久,突然开口道:“家严派人送来书信,说是他即刻将前往吴地旧址安居,他发书信,让琰儿择日即刻前往吴地,与其相会。”

刘琦一下子愣了。

他没有想到,蔡琰到这里来,与自己说的竟然是这么一档子事。

蔡邕那个老傻货,好好的荆州丰乐之土不来,偏偏跑到吴地去。

他想干什么?有毛病不成!

刘琦皱了皱眉头,道:“中原战乱频频,陈留非久居之地,从陈留迁往南方我能理解,但为何不来荆州,偏偏要去往吴郡?”

蔡琰长叹口气,到:“本来是要来荆州的,但严君中间却改了主意……是因为刘荆州。”

第五百三十章 有请岳父

刘琦听了蔡琰的话,起初有点没想明白,但在仔细思索了一阵子之后,突然恍然大悟了。

他大概明白了蔡邕本来向荆州而来,但中途转道的原因了,归根结底,是蔡邕对刘表有了不满。

想来,是蔡邕的车马行驶到了半路,听到刘表在官学推立古文学派的事,因而心中愤恨不平,故而转道去了扬州。

至于愤恨的原因……蔡邕毫无疑问,是今文派的正统名士。

别的且不说,但说他最引以为傲的一件事,即四十六块熹平石经,当初最一开始,就是由蔡邕亲自督促,以今文印刻在了石碑之上,供往来太学的学子们抄录。

熹平石经代表了官方对于经学的公认态度,而负责组织刻碑的蔡邕,如果不是纯粹的今文经拥护者,是绝不会总操刻碑这件大事的。

如今刘表却一手将古文经推入了官学之中,可想蔡邕会对他如何作想。

或许在现在蔡邕的心中,刘表就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小丑。

在党人之中排名靠后,却要用这种方法一鸣惊人,蔡邕估计在心中着实鄙视着刘表。

所以他中途改道不来荆州了。

至于他为什么要去吴郡,这也比较好理解。

蔡邕当初给孝灵皇帝上奏,弹劾宦官与灵帝后宫之人,后事泄露,蔡邕惨遭下狱,后遭贬放逐,远走吴会之地,那里有他的故居,蔡邕在那里待了整整十二年。

如今北方战乱不止,为了躲避战祸,大批士人和黔首南迁,这其中的首选自然是荆州,其次便是扬州,益州和交州。

综上,蔡邕或许才会选择吴郡之地安居。

如今还要带上蔡琰。

刘琦皱起了眉头,看了蔡琰一眼,缺件她的脸上,此刻是愁云惨淡。

“你打算怎么办?”刘琦出言问蔡琰道。

蔡琰的眼眸中,隐隐地似蒙上了一层泪雾,她的嘴紧紧地抿起,看向刘琦的眼神中皆是幽怨。

“我来这问你,你反倒是问我想怎么样?你到底将没将琰儿放在心上?”

刘琦顿时一愣。

蔡琰……好像是从来没这么跟自己说过话呢。

看样子,她这一次是真的急了。

刘琦伸手握住蔡琰的手,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自然是将你放心上了,昭姬对我而言,犹如珍宝,我如何能够舍得?只是让你去吴地,毕竟是你父亲的严令,父命不可违,我得尊重你的意愿。”

蔡琰轻轻扭过了头,撅着红唇看向窗外,平淡到:“既然你这么说,那琰儿便跟父亲回吴郡好了。”

刘琦闻言心下好笑。

堂堂的第一才女,蔡大家,何时竟然也变得会耍小性了。

其实刘琦明白,蔡琰是想听自己出言挽留她。

但老司机自然有老司机的想法。

“昭姬既然要去寻父……那我也不能拦你,唉,罢了、罢了。”刘琦无奈地挥了挥手,佯装叹息道。

其实若是换成以往的蔡琰,自然是很容易就能看出刘琦是在与她玩笑的,但是如今得到她心乱如麻,多少都有些丧失了以往的判断力。

蔡琰咬了咬嘴唇,道:“刘伯瑜,你就是个负心人……蔡琰真是白白托一腔真情于你了。”

说罢,却见蔡琰站起了身,仓促的冲着刘琦施了一礼,然后变转身离去,看都不再看刘琦一眼。

刘琦望着她的背影,无奈一笑。

他是故意气蔡琰走的。

至于原因么,暂时还不可为外人道。

少时,却见典韦闪身走了进来,他看向蔡琰消失的方向,叹息道:“使君,您好歹也挽留人家蔡大家两句啊,连某家都看出来了,人家蔡大家今日是专门来找你说蔡中郎之事的,你适才的话,没有一句是执意要留人家姑娘在荆州的话,别说是她一个姑娘了,便是某家,这脸上也挂不住啊。”

刘琦斜眼看向典韦,声调略微提高了:“长本事了,还敢趴我的墙根?”

典韦急忙到:“不敢!只是适才刘荆州那里派人来,请使君急过府一趟,某家前来通禀,正逢着蔡大家从使君的书房出来……”

刘琦轻叹口气,到:“我之所以这么跟她说,也是有原因的,男女之间有些事,是要欲擒故纵的,特别是涉及到家长这方面的时候……跟你说也说不明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