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356章

作者:臊眉耷目

那斥候谨慎地道:“吕将军是如何偷袭的,我等还没有查清……”

“速速去探!”董卓嘶声怒吼。

斥候吓了一跳,看着董卓的样子不由浑身发抖,生怕董卓真的宰了他。

于是他便急忙转身离去了。

董卓扶着胸口慢慢地向后靠倒,胸口的起伏似乎比原先更大了:“快,快!速速传令,让张辽、张辽和魏续率兵回来,老夫要赶回郿坞……速去!”

“唯!”

……

初平三年十月十七,吕布率兵抵达郿坞,并用带有董卓笔迹的文书诈称董卓前线吃紧,需要调配军需,引诱董旻打开了郿坞的门。

李儒虽对此有些怀疑,但城中掌舵者乃是董旻,他说的话并不算数。

董旻身为董卓的继承人之一,为了能够从董卓的手中接过西凉军的权柄,因此很是注意与他麾下的这些战将结交,用以扩大自己在西凉军中的影响力。

而吕布,身为董卓的义子,还是并州军的掌舵之人、备受董卓的器重……董旻想要结交他都来不及,又如何会将他拒之门外?

而且,董旻也想不出来,身为中郎将的吕布,又有什么理由会反叛董卓?

但事实证明,他想错了,他终归还是棋差了一招。

在郿坞的大门被打开的一刹那,陷阵营的将士们便如同旋风一样,席卷了出城来迎接吕布的郿坞兵士,在城门前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屠杀。

郿坞中凉州兵士的数量应该是陷阵营的五倍,若是凭仅郿坞的城墙固守,任凭谁也打不进来,可一旦进行正面交锋,那就断然不是高顺陷阵营的对手了。

陷阵营的将士们五五结阵,用最快的速度,将城外的士兵全部屠戮,并霸占了城门,不让吊桥升起,吕布本人和高顺,则是率领兵将以最快的速度冲入了郿坞正中。

董旻惊慌失措,当时便向逃走,但他逃跑的速度,又怎么可能比得上嘶风赤兔马?

吕布骑乘着赤兔马,在郿坞的内城追上了要遁走的董旻,他既不生擒也不活捉,直接一矛便将董旻刺了个透心凉。

而高顺则是率领五百陷阵营的将士前往郿坞四门,将城门的管理权全部掌控在陷阵营的手中。

接着吕、高两人会和,带着随军的王允一同去往郿坞的宫殿。

吕布从来没有来过郿坞,今日一见,方知什么才是人间极乐之地,他这原先的日子怕是都白活了。

郿坞中的宫殿论及规模与气派,与长安城中新修葺的宫室不相上下,不敢说气派万千,但以这个时代的审美绝对是辉煌上档次,甚至隐隐的还比长安的宫殿高出一个档次。

走在宫内的甬道内,两旁跪倒着数百俊男美女,男的都是少年俊秀,女的是国色天香,让人看着有一种心情舒畅之感,甚是养眼。

吕布心中暗叹,董卓着实太会享受——搜罗美女也就算了,竟然还弄来了这般多的美男。

古代人有奇特爱好者不在少数,且不以为耻,自春秋战国时起至今,有独特癖好喜爱男宠的达官显贵就不在少数。

董卓这个人,嗜杀好色,且在取向方面颇有海纳百川之势,这一点吕布深知。

别说董老贼在郿坞豢养了一群男宠,他就是在郿坞豢养了一群公猪,吕布也不会有任何的意外。

终于,在一众人的搜索之下,吕布在郿坞的一处偏僻密室中,找到了李儒的身影。

李儒被吕布捉拿,颇有些颓败之感,他无奈地对吕布拱手道:“君侯,为何如此啊?相国平日里可对你不薄啊。”

吕布哼了哼,道:“夺我兵权,还言不薄?布今日就要汉室除贼,为陛下扫清肘腋之患!”

说罢,便见他一拔剑就要斩杀李儒。

却听身后一个声音道:“奉先且慢。”

吕布回头,竟是王允从他身后站了出来。

“司徒为何让我住手?”

“奉先,此人可用。”

第四百六十二章 王允吕布,思自立门户

李儒看见王允从吕布的身后闪了出来,顿时变的脸色煞白。

他乃是智谋聪慧之士,看见王允出现,顷刻间就能想明白了怎么回事。

王允身为朝廷中的司徒,是前番在长安城鼓动天子和诸位朝臣弃城而走的主要人物……他既然能够现在串通吕布,那就说明这两人的勾结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定然是早有预谋。

那眼下这般局势,该怎么办?何解?

李儒脑袋上的汗顺着脸颊开始向下流淌。

凭心而论他对董卓并没有什么过多的忠贞,也不想为了董卓而死,他当初投效董卓,也不过是为了一时之富贵而已……说白了他就是个投机商。

《三国演义》中把李儒说成了董卓的女婿,但事实上李儒跟董卓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是在董卓入京之后才投靠他的,在此之前,左冯翊出身的李儒是雒阳太学的五经博士,后来又成为了弘农王刘协的郎中令,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经学子弟出身。

而且能够担当博士的人,非得是通晓古今、熟读经史的人才能担当不可,更重要的,还得是今文派的人,毕竟那可是天下最高学府太学的教授,负责传经给天下最优秀的太学生的人物,必须要慎重择选。

这也是董卓重用李儒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能是‘大汉朝唯一一所985高校’的骨干,能来投奔董卓,实在是他老董家烧了高香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说明李儒投靠董卓属于投机,三年的短暂主从,注定他不可能是那种真心为董卓效死力的。

“司徒饶命,李某知罪了!”在王允出现的一瞬间,李儒的大脑便飞速运转,最后做出了向他求饶,也是最正确的决定。

王允走到李儒的面前,上下打量了他好一会,长长地叹了口气。

然后老王突然出手,一巴掌扇到了李儒的脸上。

这一耳光的力道极大,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抽的李儒晕头转向,半晌都没反应过劲来。

“李文优,你也是饱学之士,经门之后,你李家一门在左冯翊也算是今学派的名门了,可你呢?不思报国,好好的五经博士不当,郎中令也不做,偏偏要给董卓那样的武夫当刽子手,逼死弘农王!如今太学被毁,学风不存,你李家一门的声望算是彻底的毁在你的手里了!”

李儒咬了咬牙,道:“司徒,李某知道身负重罪,死则当然,只是我身为今文学子,却眼见古文学派大兴于世,子弟遍于朝野,至使经不成经,学不成学……似这般的学风,太学还存个什么世,莫如坏了。”

“哼哼……”王允冷笑一声,突然抬手,又一巴掌扇在李儒另一侧的脸颊上,打的他嘴角流血。

王允脸上则是露出了几分讥讽的表情。

“李文优,你休要在老夫面前装什么愤世嫉俗,你以为用词托词就能掩盖你的罪行?我知晓你们这些太学博士皆乃今文学者,但如今民间郑学大兴,古今文通乃是时势,你我皆知……你休要拿此来说法来蒙骗老夫,老夫不吃你这一套……你贪慕荣华畏惧西凉兵势,懦夫就是懦夫!休要顾左右而言其他。”

李儒适才借今古文之争的矛盾,希望能够浑水摸鱼,给自己的行为狡辩,可惜驴唇不对马嘴,骗不了王允。

王允思路清晰,根本不可怜他。

李儒随即还是放弃了。

他‘噗通’一声,直接给王允跪下,长伏于地,哭泣道:“司徒,末吏错了,还请司徒饶我一命才是,李儒愿将功赎罪。”

王允抬起一脚,将李儒踹了个蹡踉。

“无耻之辈!”老头子狠狠的啐了一口:“老夫且留你一条狗命,从今天开始,你好好为老夫效力,如若不然,老夫定将你碎尸万段,决不轻饶。”

李儒虽然是被王允揍的够呛,但能逃得一条性命,他也是心花怒放,急忙使劲地磕头,向王允表示感谢。

吕布在一旁冷眼观瞧,也不言语。

少时,待李儒被人带下去之后,吕布方问王允:“司徒,下一步应该如何?”

王允沉声道:“刘伯瑜曾告知老夫,夺下郿坞之后,当立刻派人将董旻的首级,还有郿坞中的部分财货,派人送往董卓军前,只是此举乃为何意,老夫就不得而知了。”

吕布听了,老大不乐意。

董旻的人头也就算了,这郿坞中的财货,乃是自己缴获来的,凭什么还要给董卓送回去一些?

就算是还的不多,却也没这个必要吧。

吕布黑着脸道:“司徒,如何还要给董老贼送这送那,当务之急还是固守郿坞乃为上策。”

王允心中也是认同吕布想法的,但刘琦设谋兴兵,对阵董卓,在王允看来其行是为了天子,他刘家父子算的上是忠臣表率。

包括这次让吕布突袭郿坞,也是刘琦的策略,事实证明他的策略真是非常有效。

如今刚一夺下郿坞,就不听他的了,是不是未免有些……

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高顺突然道:“刘伯瑜使的……或许是一条毒计也说不定。”

王允看向高顺。

却听高顺道:“君侯,还记得相国的顽疾么?”

“顽疾?”王允一听顿时精神一震:“老贼有病在身?”

吕布和高顺随即将董卓最近几次在阵前犯病的情况大致向王允介绍了一番。

“好,好……甚好,病由心生,果然是条好计,老贼此番殒命必矣……咱们或许去郿坞的仓廪中,选取些珍贵的物器给董卓送去!”

当下,王允随即找了旁边的一名郿坞宫室中的侍者,问清楚放置贵重物品的地方。

来到储存贵重物品的地方,开仓之后,吕布和王允皆当场愣住了。

诺大的空地中分布好几个区域,当中摆放着贵重的器皿、青铜器、金箔诸物。

鎏金马、前代印绶、帛画、青铜卡尺、玉制的六器六瑞等,各种稀世名品让人感觉目不暇接。

而且这样的珍品仓廪,郿坞中还不只是一个。

吕布和王允惊讶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各起波澜。

吕布的心中是狂喜,而王允的心中则是气闷。

不过他们二人此刻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有了这些物资,就算是董卓覆灭,也不再需要其他的任何势力相助,包括刘琦在内。

只要召回并州军的兵将,他们便足矣在长安自立门户了。

第四百六十三章 天下的格局(一)

董卓军不顾病体,也顾不上陈仓了,眼下他的眼中只有郿坞,那个他精心打造,花费了全部心血的郿坞。

其实以董卓的智慧和经验,他是不难看出眼下夺取郿坞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郿坞再好,那也仅仅只是针对他董卓一人而言,就三辅的整个战略版图而言,此地的得失与否都不足矣影响大局,换成别人郿坞丢了就丢了,大不了破敌之后再重新夺取回来就是。

但董卓不一样,郿坞是他毕生的心血,是他未来的依靠。

郿坞是他儿时的梦想,他在那里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包括他所有的金钱,资源,财货,米粮都储备在郿坞之中。

这就好比一个六十余岁的老人,勤恳工作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盼到退休,但是突然之间,他辛苦一生所积攒的房屋、存款、甚至就连养老金的存折都变成别人的了。

试想哪个老人能够受的住这样的打击?

还特么冷静思考?

不气死就算是他命大了。

西凉军和并州军仓惶的撤退了,奔着郿坞的方向而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