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215章

作者:臊眉耷目

听了刘琦转述了赵范的话后,刘晔的嘴角露出了几分讥讽之情。

“陶恭祖年纪越大,性情怎么反而越发暴躁?真是不通忍让之道,空有名士称谓……唉,不顾时局吾胸襟者,终归是难成大事。”刘晔果断的给陶谦下了评语。

刘琦用手在桌案上划着圈,若有所思地道:“我对彼示以诚意,彼却持强不肯与我合作,当下之事应该如何解决?”

刘晔眯起了眼睛,道:“陶恭祖后方不稳,尚不自知,晔有一法,可让陶谦自来向府君请和。”

刘琦很久没有这种舒爽的感觉了。

好长时间以来,对外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设计,由旁人向自己献上可以采纳的计策……这感觉着实是妙不可言。

“子扬有何法,可让陶谦主动请和?”

刘晔淡然道:“说来也简单,彼后方不稳,徐州各郡国诸多是非,若施之以流言,则必可乱陶谦之心,至于丹阳郡这边的战事……”

刘晔站起身,走到了刘琦的身边,低声向他耳语了一番。

随着刘晔的陈述,刘琦脸上的笑容越发的深刻了。

“子扬之法甚善,就按你说去办。”

……

当下,刘琦便让人按照刘晔说的方法,一面派遣细作去徐州境内散布流言,一面开始在丹阳郡整备兵势,准备对陶谦施以军事反击。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南郡方面,刘表派遣黄忠亲自领兵押解军粮辎重,通过庐江境来到了丹阳郡的阵前。

说是押解粮草,但实则不过是刘表不放心刘琦,特派遣黄忠来军前为其效力而已。

黄忠目下属于刘表在南郡中引之为心腹的第一干将,让他来前阵为刘琦效命,也能够体现出刘表对刘琦是何等的关心。

但黄忠这次前来,不仅仅是他自己,同时还带来了一个人。

是黄叙。

自打长沙一战之后,黄叙就一直被刘琦雪藏着。

……

“末吏黄忠,拜见府君!”

刘琦日前已经将典韦送回了西陵养伤,眼下正有些犯愁阵前当以哪个人为可谓大纛重将,如今黄忠来了,也算是解了刘琦目下之所忧。

“汉升来阵前效力,南蛮军如虎添翼,某无忧矣。”

黄忠又道:“府君……此番前来,却不仅是黄某一人尔。”

刘琦心中自然明白黄忠所指的人是谁。

“令郎也随君一同来了,是么?”

黄忠额首道:“正是……唉,也怪黄某教导无方,养出了一个如此任性妄为的逆子,阵前不尊军令擅自妄为,实乃领兵者之大忌,便是斩首也不为重……但,他终归是末吏之子,此乃黄某之失,还请府君……再给犬儿一个机会。”

刘琦叹息道:“汉升,我这几个月,一直不曾启用令郎让他赋闲在家,君可知为何?”

黄忠正色道:“府君之所为,全是为了叙儿好,这点黄某自然明白……府君也不过是为了打磨这孩子的心性而已。”

刘琦站起身,走到了黄忠面前,笑道:“在我心中……令郎,魏文长,张司马,乃是我荆州军十年之后的大纛,这三人今后在兵事上的建树与荆州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故而刘某目下行事是严厉了些,但却都是希望令郎能够成大器……汉升不怪我就是。”

黄忠忙道:“府君为了犬儿,多费心思,黄某岂能不知?细细想来,自府君来襄阳后,便对吾父子多有提携,悉心关照,黄某心中时时常感府君恩德,此恩此情黄氏父子永生不忘。”

刘琦伸手拍了拍黄忠的肩膀,道:“让令郎进帐来吧。”

黄忠领命,转身出了帐篷。

少时,便见他领着黄叙走了进来。

刘琦仔细的打量着黄叙的脸色,发现他的神态和原先那股意气风发之情,颇有些不同了。

原先的黄叙,给人的感觉是傲,是狂,是桀骜不驯,

那时候的黄叙,即使面上看着很是有礼,但只要仔细观察他的眼神,便也能看出他骨子里的那股轻狂之气。

但是现如今的黄叙,眼眸中的那股傲色和凌厉,比之原先真的是少了许多,

取而代之的,是沉稳,是通透,是那种明显的成长。

黄叙面容瞅着有些憔悴,完全没有了往昔的丰神俊秀,眼下竟是颇显沧桑。

看来这段时间,他心中亦是经常天人交战,上了不少的火。

看到黄叙的这幅状态,刘琦心中也有些心疼,毕竟就感情上来说,黄叙与他是很近很近的那种,不只是主从,也是朋友。

但刘琦必须狠下心,他若是不狠心,那日后黄叙与强敌交战再轻而无备不长记性,那很有可能会走上历史上孙策的老路。

黄叙向着刘琦一拱手:“罪吏黄叙,见过府君……府君,末吏今日至此,是专门向府君请罪的……”

话还没等说完,却见刘琦抬头挡住了他的话头。

“黄兄不必多言,君欲言之事,某已尽知……黄兄,你我私交虽厚,但军法无情,我只能这般行事……这段时间,我罢了你的职,你可服气?”

黄叙苦涩的笑了笑,道:“黄叙已非当日那孟浪少年,自知府君为人主的难处,当初黄叙不尊军令,府君只是让黄叙赋闲,不曾治罪,已是寻了私情了……叙谢府君!”

刘琦闻言笑了。

他重重的一拍黄叙肩膀,道:“原先的事不提了,该受的罚你已经受了,该自省的事,你也自省了,从今日起,黄兄当可重归军营,官复原职!咱们依旧一起共创大业,同立功勋。”

黄叙却是摇了摇头。

他向后退了两步,向着刘琦长作一揖,道:“长沙之战,叙不尊将令,反守为攻,打乱整军部署,只为争一己之功,这几个月黄叙细细想来,若当时因黄叙一人只过而使张羡军入了长沙,岂是杀我一人而能赎罪?若是官复原职,又岂能服众?”

刘琦奇道:“那你的意思是?”

黄忠在一旁道:“府君,老夫来时,曾与犬儿商议,请府君降其为卒,效力阵前,着其补过,以观其行,待日后若有建树,再行提携不迟。”

第二百六十九章 折腾徐州刺史

黄忠的这个要求,颇让刘琦感觉到意外。

将黄叙降为普通的军卒,这样的惩罚是不是未免太重了一些?

成了普通步卒的话,若是要将其重新提携为别部司马,这得是立下多少功绩?需要多少年?

这可是大不容易的。

“汉升,降为步卒……这责罚未免重了吧?某看黄兄已是知错了,而且这几个月亦是多有反思,不似原先那般骄横了。”刘琦并不赞同将黄叙贬为低阶士卒。

刘琦看重黄叙的能力,他先前性格虽较为傲躁,但论本领,足可独当一面……刘琦觉得有些事,敲打一下就够了,让他去当大头兵,未免有些折辱他,也是用人不当。

黄叙只是低着头,站在原地不吭声。

黄忠却摇头道:“府君,此事乃是黄某深切之请,还请府君成全!”

说罢,便见黄忠长作一揖。

刘琦实在是没有想到黄忠这般坚决,低头沉思。

其实黄忠如此行事,也是有原因的。

在荆州的诸将中,最受刘琦重视的年轻一代将领,分别是黄叙、魏延、张任三人。

毫无疑问,这三个人势必将扛起荆州军下一代的军事大纛。

而这三个人,张任和魏延都是从低阶士卒开始干起来的,属于那种吃过苦受过罪,凭借着军功升迁起来正儿八经的军人,俩人都曾在底层受过不少的打磨。

而黄叙当初虽然当过步弓手,但其入伍没多久就碰到了刘琦来荆州代其父征辟黄忠,然后黄叙借着刘琦的赏识和黄忠的福荫,立马担任了高阶将官,属于那种没有经过底层磨砺的军二代将领。

即使如今的黄叙经过了刘琦一段时间的雪藏,已经有所感悟改过,脾气秉性有了收敛,但黄忠却总还是觉得他身上缺失了一点什么东西。

黄忠这下子琢磨明白了,黄叙这孩子缺失的就是磨砺。

此子受自己教导多年,各方面的本领没有问题,在黄忠看来,黄叙日后的成就当可还在自己之上……但他一定要被打磨一番方可成器。

这也是他今番来向刘琦请命贬儿的原因。

刘琦沉吟半晌,看向黄叙道:“黄兄,贬汝为卒,汝可心服。”

黄叙并不着恼,显然黄忠事前已经跟他谈过了这个问题。

“属下心服。”

“好,那便依汉升之所请。”

最终,刘琦拗不过黄忠,答应了他的要求。

……

这几天的时间,陶谦的精神一直有些紧张,他命令麾下的丹阳精兵们日夜仔细防守营盘,严防南蛮营前来偷袭营寨。

毕竟,自己当着赵范的面直接拒绝了刘琦的和平协议,并强硬的要驱逐其出丹阳郡……这事陶谦自己想想,都觉的不地道。

但他天性就是心黑的人。

南蛮营挡住了自己的攻势,目下已经占据了上风,还主动派人来示好却被自己给挡回去了……陶谦觉得自己要是站在刘琦的角度上,他不论如何都不会干休的。

因而,他这几日一直都在安排兵士们谨慎的严防,全军上下一直都处于一个相对紧张的状态。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也使得所有丹阳的军士们一直处于一个高度紧绷的状态,神经不得放松。

三军将士连日来一直处于小心翼翼的气氛中,这对精神的损耗比较大。

……

这一夜,年迈的陶谦刚刚躺下,才进入梦乡没有多久……突听帐外,隐隐的传来一阵鼓噪声与喊杀之声,另外,还有进攻的号角声。

“呜呜呜——!”

“咚咚咚——!”

“杀,杀!”

“……”

“终于来了!”半熟睡中的陶谦猛然睁开了眼睛。

他仓惶掀开被子翻身下榻,冲着帅帐外的侍者高声呼喝:“来人!速速来人!为老夫披甲!”

整个大营内,丹阳兵闻声皆是迅速穿戴整齐,而有部分丹阳军甚至还在巡夜,压根没睡,他们早就在等着今日这一场夜袭,因而严阵以待。

在各高阶军官的指挥下,兵士们齐齐的冲出了帐篷,兵卒们集中在寨前,排以阵势,准备和荆州军交战。

陶谦骑上了战马,身先士卒,率众直出辕门,老脸上皆是兴奋之情。

“刘郎!且待老夫来会你。”

可奇怪的是,适才那些鼓声和喊杀之声,在丹阳兵准备开始血战后,居然是逐渐的消失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