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21章

作者:臊眉耷目

穿越到这个时代后,他都尽量坚持良好的作息与生活习惯,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

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尽量能够活的长一些。

对三国了解的人都知道,从光和元年的黄巾起义到太康元年的东吴灭亡,整整96年的时间里,出现了无数的枭雄与豪杰,但真正称的上是赢家的人,却只有一个!

那就是为西晋开国奠定了基础的晋宣帝,而晋宣帝之所以能成为这激荡百年史中最大的一位赢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老王八活的是真长!

刘琦记得前世时,曾有一位公众人物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四个说相声的对着骂街,谁活到最后,谁就有话语权,谁就是艺术家。

在这个时代,诸侯圈中骂街的人除了他爹刘表外,还包括董卓,曹操,刘备,袁绍,孙氏,袁术,公孙瓒,刘焉等等一大群人,不下十多个对着骂。

刘琦想尽早加入进去跟他们一起骂,他更想当那个活到最后的艺术家。

所以锻炼养生是必须的。

但锻炼这个事情,有时候也会受到环境的限制,就好比今天,刘琦就没有锻炼多一会。

因为有人打断了他。

刘磐急匆匆的赶来,满面焦急之色。

“堂弟,出大事了!”

刘琦刚刚在院中跑完几圈,正在拉弓射箭锻炼臂力,被刘磐这突如其来的一喝,箭头失了准头,只射在了靶心的三环之外。

刘琦惋惜的长叹口气,转头看向刘磐:“什么事这么慌?”

“堂弟,蔡瑁族弟蔡和,手持蔡瑁任令,今日一早率人来城门,要从黄叙手中接手襄阳城的防务!黄叙不交,两方目下正在城东的瓮城外对峙,大有火拼之势,某见事急,特来禀报……堂弟,此事该当如何?”

“蔡瑁派人来接手襄阳防务?”

刘琦的眉头皱了起来:“想不到他被张虎一刀逼于马下摔伤了老腰,居然还学不乖?整日惦记一些不属于他的东西!”

刘磐长叹口气道:“谁说不是呢?只是那蔡家此番要城防的理由颇正,蔡和说其兄得叔父任命,为南郡都尉,一郡军事皆属管辖范围,如今叔父不在荆州,这襄阳的城防由蔡瑁一手安排乃名正言顺。”

刘琦眯起了眼睛,将手中的弓箭往地上一扔,道:“带我去看看!”

“诺!”

……

两人也来不及派人套马驾辎车了,只是各自骑一匹快马,由府邸直奔城东的瓮城而走。

来到瓮城内门外,却见黄叙率领一众手下,把住城门与登楼的青石高梯,而蔡瑁之弟蔡和,则是手持蔡瑁的调令,在城门前与黄叙对峙着,双方之间的情绪都不怎么好,剑拔弩张的,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黄叙初生牛犊不惧虎,面对蔡氏族人依旧是那副大咧咧的模样。

他手握一把长柄刀,横摆在胸前,朗声道:“襄阳防务,乃长公子嘱托于某,非等闲不可轻置于人,尔等何许人?竟敢来夺城防?再上前一步,莫怪吾手中刀无情!”

很显然,黄叙适才应该已经在蔡和的面前展示过自己的武艺了,不然他这般牛气冲天的说话,别说是蔡和,换成刘琦也早就扑上去和他拼命了!

眼下蔡和没有动,就说明他忌惮黄叙之勇。

蔡和咬牙切齿地道:“黄叙,某知汝父子立有大功,眼下颇受公子重用,但凡事都要讲个道理,有个规矩是不?某持南郡都尉的军令而来,接手襄阳防务名正言顺,汝身为荆州军中人,焉敢不尊将令?这事某无论是去寻大公子或是南郡都尉,也都是汝黄叙没理!识相的乘早滚开,不然汝断无好的结果!”

黄叙岂会怕他?

“某不认什么南郡都尉,黄某只知道,没有公子的调令,这襄阳防务旁人休想插手,乘某没生气,尔等赶紧走开,莫怪我一会手下没深没浅!”

蔡和气的浑身发抖。

他一指脚下两名捂着手臂,痛苦嚎叫在地上来回打滚的随从,怒道:“稍后?汝适才下手便有深浅了么?某这俩侍卫何其无辜,他们所犯何罪?你两招便折了他二人的手背和腿骨?端的狠毒!”

刘琦在远处听的想鼓掌。

黄叙这小子……当真是虎实的紧!不过他虎的真让人喜欢。

一上来就打断了蔡和两名手下的手脚,难怪蔡和眼下只敢跟他讲理,而不敢随意硬来。

换成个老实人,只怕现在就是被蔡和打断腿了吧?

黄叙不以为意,不屑道:“谁让他们强行要上城楼了?没有少君之令,这城楼重地岂能随意上得?某打折他们手脚是轻的,没要了他俩性命,也是看蔡将军的面子。”

蔡和气的双手颤抖,犹如帕金森症犯了一样,已接近了爆炸的临界点。

让他不敢彻底爆发的唯一原因,就是黄叙的手段过于狠辣。

蔡和自认为他手下的这两名侍卫的本领不弱,放眼整个南郡也是少有人敌,但面对黄叙,竟然连三个照面都挡不住,就让他轻轻松松的给废了。

普通的斗殴和折人手脚那可是两个概念!

黄叙若是把己方两名侍卫击倒,蔡和倒也不会对他生出这么大的忌惮,可他一出手就让人致残,这份本事就实在是太恐怖了。

能够三招两式的废了武人手脚,这得是多精湛的武技才能做到?

真是凶顽暴虐之徒。

蔡和转头吩咐一名随侍道:“火速回府,向都尉禀报此事,请都尉调兵马来此,吾倒是要看看,这襄阳防务最后当落于何人之手?”

蔡和才刚刚吩咐完,他身后便传来了一个平静的声音:“这襄阳防务大事,是尔等用来相互怄气的么?”

刘琦出面了。

第二十八章 蒯越的诚意

黄叙见了刘琦,当即抱拳行礼:“见过少君!”

蔡和转过身,待看清来者是刘琦之后,瞬间就变了态度。

“见过公子,您如何得空到这里来?”

刘琦迈步走到蔡和面前,微笑道:“蔡将军,缘何来此接手襄阳防务?需知黄叙总领襄阳城防,乃是我授意的,这无缘无故的,为何要换他?”

蔡和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神情,叹息道:“非末将强行要接管襄阳防务,只是南郡都尉有令,襄阳城防务必交要由末将代守,”

”南郡都尉乃是刘府君亲疏任命的,总览南郡军务,刘府君不在,他有义务负责襄阳安全……”

“行了,我知道了。”刘琦淡淡回应。

蔡和一听这话,大喜过望。

“既如此,那末将这便安排人手与黄叙交接。”

刘琦疑惑地看着他,道:“谁让你与黄叙交接了?”

“不是公子适才说……知道了么?”蔡和疑惑的反问道。

刘琦被蔡和的回答弄的哭笑不得。

蔡家人真的是自以为是惯了,什么事儿都是以他们的角度去琢磨,真是令人不可理喻。

“我说我知道这件事了,却并没说让你接管襄阳防务,汝回去告诉南郡都尉,我稍后便去拜访他,当面商议此事。”

蔡和见刘琦让自己回去,颇有些踌躇。

“大公子,末将领令前来,这城防不交,怕是没法回去交代,还请公子行个方便……”

听了蔡和这话,刘琦适才还带有笑意的脸,瞬时间冷了下来。

他眯起眼睛,向前迈了两步,紧紧地盯着蔡和,一字一顿地道:“我说了,让你回去告知南郡都尉,我稍候便去,蔡将军听不明白我说的话?”

面对刘琦沉下来的面,蔡和有些紧张了……

前番刘琦在襄阳城外诛除了张虎和陈生,并向襄阳百姓予以保证刘氏将厚待于民,在襄阳城中目下声望提升,颇有贤名。

但是在这贤名背后,同时还有着一个威名。

在襄阳诸族当中,至今还有人谈起刘琦设宴诛杀五十五名宗贼首领,便被惊的浑身冷汗。

很多族长从宴席回去之后,每每想到此事,便被骇的魂不附体,浑身莫名颤栗。

都有点被弄出心理阴影了。

蔡和虽然是刘琦这一方的,但那日宴席结束之后,他也曾去宜城驿舍去见其兄。

当时驿舍之内的血色情形,那满地的尸体和残肢断臂,蔡和至今想起来,还会有些浑身不自在,几有呕吐之感。

仔细想想,当日那驿舍中的骇人之景全都出于此子手笔。

一想到此子的狠毒,蔡和的心中就不免有些发凉,休说他是刺史公子,便是他不是,单凭他那股子狠戾,自己就没必要跟他正面起冲突,谁知道他以后会不会用什么狠招对付自己?

想通了这一关键,蔡和不再与刘琦较真了,对他而言着实是犯不上。

“既如此,那末将便先回去复命了。”

说罢,他命人搀扶着起那两名被黄叙弄断了手背的随侍,就要离去。

“蔡将军。”刘琦突然开口叫住他。

蔡和忐忑的看向刘琦,眼神微有些慌乱。

刘琦则是冲他拱了拱手,道:“黄叙年轻气盛,历来好斗,出手没轻没重,惯于废人手脚,今日弄伤了将军手下,想来也是一时冲动,绝非有意。”

”琦在此向将军致歉,回头定派人送上好药补偿,并卓黄叙亲自登门道歉,将军勿要跟他一般见识。”

蔡和心中暗自诽谤……这话说的,还惯于废人手脚?

这算是在跟某道歉么?

怎么听他说话,感觉威胁之意十足呢?

蔡和尴尬的笑了笑:“公子客气了,都是误会而已,大可不必。”

说罢,便领人匆匆离开了。

蔡和走后,黄叙方才来到刘琦身边,对他道:“少君,末将今日闯祸了,不该废人手脚……”

刘琦不以为意的笑了笑,低声道:“黄兄所为,甚和吾心,今后若再有人无我之军令来取城防……尽可废之也。”

黄叙闻言,眉开眼笑。

……

嘱咐好黄叙,让他谨慎把手襄阳城防,刘琦随即亲自前往蔡瑁的府邸。

来到新设立的南郡都尉官署,却见有一人在府外等着他。

“异度先生?”刘琦颇为惊诧。

“少君!”

蒯越快步上前,向着刘琦施了一礼,道:“越闻蔡和领人去取襄阳城防,知少君定会来蔡府相询,故专门在此等候,向少君解释一二。”

刘琦不解道:“先生向我解释什么?”

蒯越叹了口气,道:“蔡瑁欲夺城防大权,恐少君疑是越向蔡瑁告密张虎和陈生之事,故而前来辩白,在下指天立誓,绝不曾向蔡瑁透漏一句!否则天地不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