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180章

作者:臊眉耷目

再加上刘磐统领的长沙郡,刘琦请令,将荆南由四郡之地,划为七郡。

第二百二十一章 建立荆南七郡的目地所在

刘琦将四郡之地化为七郡之地的主要原因,是要对荆南进行精细化的开发。

一则在荆南建立七个郡,便可以将原先的四个郡守增至七个,而七个郡署对官员的数量要求,比之原先也自然是有了提高。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故意增添岗位的手段。

北方战乱,南方士人与豪强寒门不断南下,南郡又有蔡蒯为辅,江夏郡亦是要依靠大族黄祖替刘表进行掌控,因而想要在荆北两郡,安插这些从北方流动至荆州的士族和豪强是很难的,

可如今张羡的势力覆灭,荆南所有的官吏可以乘着这个机会全部洗牌,这是一个在荆州安插山阳刘氏宗族和北方士子豪强的大好良机。

重新设立七郡,清楚张羡的势力,重新在七郡安插自己的人,刘琦估算,七个郡守外加其麾下的属官,包括各县的县令、县尉全部乘着战乱重新洗牌……数得上号的最少可以安插二三百个人。

这二三百人,山阳刘氏的宗族占一部分,荆北遗留往荆南的士子和豪强占一部分,另外从荆楚学宫中,再选一批刘氏门生,亦占一部分。

如此一来,整个荆州就形成了以南郡蔡蒯为主力的一方,以江夏的黄氏为主要势力的一方,以及荆南七郡刘氏并其门生,以及北方人士掌权的鼎足式政治结构。

在每一个势力之中,派系势力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只要有人聚集的地方,就存在结党营私,拉帮结伙,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公司,尽皆如此……这是刘琦两世总结出来的经验。

消灭结党不可能,那就只要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想办法多竖立党派,并让他们的实力尽量都维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为人主者于中制衡,将最大的权益和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另外,分设七郡之地,在一定程度来讲,还可以更好的控制住荆蛮各部。

设立蛮王的消息已经传达下去了,荆蛮各部的首领皆蠢蠢欲动,而刘琦还打算做的更绝一点。

这个蛮王,他打算以郡为管辖区域设立蛮王的位置,来控制诸蛮部落,

当然,并不是每一届的蛮王都需要满编满员的,

今年根据需求设立一个,第二年在根据需求从另外一个郡在设立一个,当需要全面平衡的时候,就根据郡的管辖,持续赠设,最多设立七个。

荆蛮的资源不足,蛮王一旦上位,必然会凭借新晋的地位大幅度的掠夺其他部落的资源,如此一来诸部落之间就会发生战争,

而一旦发生战争,荆蛮诸部就会需要汉室政府更多的支持。

荆州南部的开发,是一项精细活,时间越长,开发的越深,对于刘琦来说,便越是有利。

荆南七郡,对于山阳刘氏来说,是一片资源广阔的土地,其所带来的效益,每一年都会日新月异。

其实在前几日,以五溪蛮的沙摩呲和沅南蛮的百里玄,就已经派人来给刘琦示好,并有意再派数千蛮兵入长沙郡,供刘琦趋势。

这是武陵梦和沅南蛮在向刘琦表忠,希望能够得到刘琦的支持,让他们能够成功的选上蛮王之位。

荆蛮的生产力低下,人口过多,对于他们而言也是负担,特别是那些咱蛮族中处于底层的劳人口,虽然得到的是最少的食物,但在荆蛮的上层人物中,这些人丁也是负担。

若是能把他们送到刘琦那边,而赚取蛮王的位置,何乐而不为?

荆蛮的首领认为这是好事,刘琦自然也认为这是好事。

暗中向自己示好,递送族中的各种资源,以求能够谋求荆州官方的支持,这就是刘琦想要的效果。

如今只是一个五溪蛮和沅南蛮,但随着时间越长,刘琦自信会有更多的蛮族为了谋求这个位置,而来向自己谗言献媚。

自己只要站在金字塔顶端就是了,至于下面的蛮族中,谁占据金字塔第二层或是第三层的位置,对刘琦来说并不重要。

他只需要蛮族把他像祖宗一样的供着,就足够了。

当然,将荆南增至七郡以及平衡荆蛮的策略,只是刘琦整治荆南战略中的一步,

荆南对于刘琦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用以作为后方的仓禀。

而要作为仓禀,首先便是要达到富足的程度。

不说富甲一方,但至少要五谷丰登才是。

……

“兄长,我走之后,荆南的事情就交给你了,零陵、武陵、桂阳三郡,我已经禀明父亲,将三郡皆一分为二,只有你的长沙郡依旧不动,依旧是作为荆南最大的郡,这是让你作为荆南最强大的一部势力,钳制诸郡以防万一,咱们此番在荆南受降的汉人兵士,我都给你留下……但南蛮营,我要带往北方,诸蛮后续送来的屯田士与蛮族兵,你代我操练掌管……日后我在北方需要补充士卒时,找你要人,你可别说没有。”

刘磐心中明白,他名义上虽是长沙郡守,但实际上,等同于节制整个荆南七郡。

他知道事关重大,遂慎重道:“伯瑜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坐镇此处,你和叔父尽管去北方拓展便是。”

刘琦伸手拍拍他的肩膀,道:“兄长,还有四件事,你要仔细斟酌去办。”

“何事?”

“第一,便是屯田之事不可落下,这是充实荆南仓禀目下的最佳手段,首要中的首要。”

“伯瑜放心!”

“第二,便是荆楚学宫的事,如今大战初过,各郡百废待兴,本土士族的号召力大幅减弱,眼下正是在荆南诸郡任命外来人士为官的大好时机,同时荆南官吏的任免政策,也多少要有些改动。”

刘磐言道:“这事我知道,如今雒阳太学已废,天下士子再难入京当补郎,而没有补郎补吏,则各郡孝廉恐无法如同原先一般举荐,叔父前番书信于我,雒阳太学无士,则可在长沙学宫的学子中,择以士人而任以诸县官吏,以治军民。”

刘琦笑着道:“学宫中的士子,目下皆算是咱刘氏门人,任之为官并无不可,但不可轻易任之。”

刘磐疑惑道:“伯瑜之意为何?”

“设考,择优者选录。”

“设考?”刘磐闻言诧然道:“这,能行吗?”

刘琦笑道:“怎么不行?雒阳太学生毕业之时,大多也要经过科甲之考,方能为补郎。”

刘磐皱着眉头道:“可问题是,太学生的毕业考试只是为了选补郎,且大多人皆使门路,咱们这可是选官啊。”

刘琦笑道:“我又不是不让他们使钱?若是有人凭关系托你考试作弊,你只管应允就是了。”

“啊?”刘磐满面惊诧的看着刘琦,面上都是不解:“伯瑜,你这是为何?若是允许作弊使钱,那又如何能选出真正的人才?”

“人才不人才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从学宫出来任官之前需经考评这个规矩定下来……只要大题的规矩确定了,别的事情,以后都好说。”

刘磐还是有些不太理解。

刘琦笑着为他解释道:“若是清平无事之时,地方州郡如此行事,势必会与当地士族产生巨大的摩擦,但眼下荆南叛乱除定,诸族因张羡之事闹的人心惶惶,更兼我们要在荆南重用北地士人,正是不破不立之时,此等时节正是改规矩的最好良机,不可错过。”

刘磐沉思着,缓缓的点了点头。

少时,却听刘琦继续道:“第三件事,是派人结交士燮,这事我在南郡做不来,还需靠兄长在此常与之沟通。”

刘磐恍然的道:“伯瑜是还惦记着你上次与我说的那……占城稻,是么?”

刘琦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刘磐长叹口气,暗自摇了摇头。

一年几熟的稻种,说实在的,刘磐委实觉得是有些开玩笑。

不过既然伯瑜想要,那自己不妨就随他去了。

反正目下荆南的稻种虽不像是刘琦说的那般神奇,但也足够能支撑起荆南的屯田量,而且刘磐还在派人四处寻找新的稻种,那所谓的占城稻种,就看己方的运气吧。

刘琦又对刘磐道:“还有第四件事……你回头帮我查一查赵范这个人的底。”

第二百二十二章 蔡觅的忧愁

刘磐没想到刘琦会说出这样的话,心中未免有些诧异。

在刘磐的印象里,赵范那个人,似乎不错啊。

在招降张羡麾下众人时,他可是个急先锋!

怎么伯瑜不信任他?

“伯瑜,为何让为兄去调查那个赵范?”

刘琦笑道:“赵范这个人,虽然有些能力,但本质上却是朝秦暮楚的小人,我一想当初他投降我的情形,总感觉多少有些怪异别扭,我总觉得这当中应有隐情,只是因为最近事情太多,而且我也需要用他帮我收服桂阳军,故没有去查他,如今大事皆定,差不多也该查查这姓赵的底了。”

刘磐虽然觉得刘琦此举完全没有必要,但他还是答应道:“既然伯瑜觉得此人不可靠,那我便派人去查,只是从何查起?”

刘琦眯起眼睛:“就查一些最基本的事就可以,比如他家族,宗室,亲眷,出仕时间等等,只要事情属实就可以。”

其实刘琦眼下也说不清赵范到底是在哪里出了问题,

只是他知道赵范历史上在投入刘备麾下时,就曾搞出过一些龌龊的小动作,属于那种不安分守己的异端份子。

倒是不能说他对自己一定就不忠心,但防备着一点,肯定是没有坏处的。

就当自己是小人之心了。

……

与刘磐商议了一些细节之后,刘琦遂返回家中。

自打到了荆南之后,刘琦便一直在忙于荆南的各种事务,包括屯田,南蛮,平叛,学宫等事,一项事又一项事,忙的他焦头烂额,甚至没有多少时间回家。

而家中的蔡觅和杜嫣也知道刘琦来荆南是办理大事的,也不打扰他,只是在长沙县的府中,替刘琦操持后方的家事。

张羡派兵攻城的那天,蔡觅和杜嫣也去帮忙了,不过她们不是像蔡琰一样去城南帮着挑水担土,而是领着府内的人在城中,相劝城中的百姓前往城南,相助刘琦守城。

蔡觅对此颇有手段,她并不是以大义和大理去鼓动黔首齐民前往相助守城,而是以她自己的家私许诺做了报酬。

蔡觅许诺以利益,自然是鼓动了很多黔首齐民甘心前往相助守城,可以说那一日在南城守城的人中,有三分之一是蔡觅使钱财使之前往的。

但做了这件事之后,蔡觅却并没有向刘琦提及,但刘琦心中也知道,他很感激蔡觅。

当天晚上回到了家中,刘琦与二女一同用过小食后,对二女表示感激,并与她们互诉衷肠,详谈许久。

不过出乎刘琦意料之外的是,与二女共度的这个夜晚,一向善于言辞的蔡觅不知为何,反倒是沉默寡言,说话甚少,

反倒是平日里少言寡语的杜嫣,成为了今夜与刘琦说话的主要人物,而蔡觅只是偶尔在旁边应上一句,显得心不在焉。

刘琦心中纳闷。

如今大事已定,自己好不容易抽出时间跟她们相聚,阿姐怎么这般心事重重?

她这是怎么了?

时值夜深,刘琦本想留宿于蔡觅那里,但蔡觅却言自己有些不舒服,请刘琦体量一下去杜嫣那边。

刘琦见蔡觅的神情确实有些恍惚,也不强迫,遂留宿于杜嫣房中。

今夜的杜嫣不负人望,给刘琦露了一手绝活。

她让刘琦先进房中等待,自己则是亲自下厨,好像是去为刘琦做什么东西。

刘琦心中暗道我刚吃完饭,又不饿,你如何还要下厨?

但他拗不过杜嫣,只能任凭其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