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135章

作者:臊眉耷目

蒯越道:“不错,正如公子所言,袁术如今与袁绍对峙于缑氏山,双方声势颇隆,或有交兵之意,但关东群雄皆在,双方准备尚不充足,怕是不会轻易交手……一旦两方各自撤兵回各自地盘备战,吾怕袁术不会放过我荆州军,想来他会派遣精锐尾随袭击……还需谨慎才是。”

刘琦疑惑道:“先生之所指,我亦知晓,只是前番我们在排河屯兵,袁术的兵马迟迟不至,如今我军都已经快到均县了……袁术难道真的还会派兵继续追赶?”

蒯越肯定地道:“袁公路乃有仇必报之人,公子帮了袁绍这般大一个忙,等同于戏耍于他,他焉能干休?他必会派兵偷袭我军之后,不过袁术亦颇善战,麾下又有阎象和杨弘等智谋之士,”

“我军静候在排水之时,他料定我军必有所准备,不敢轻易向前,如今我军回撤,彼料定我思乡心切,必然暗中派遣精锐追击,公子不可不谨慎对之。”

刘琦闻言,不由恍然而悟。

蒯越之言确实在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是用兵之真谛,己方前番虽然撤退,但在排水河驻扎,尚有抵抗的余地,如今三军尽返南郡,将士们离乡半载,思乡心切,若是乘此时派兵追击,对袁术而言定是事半功倍。

想到这,刘琦遂拿起桌案上的油灯,走到皮图旁边,认真的琢磨着。

少时……

“看来,我等需在这均县附近的河道安排伏兵,静等袁术的追兵过来了,不然早晚都是祸患。”刘琦眯起了眼睛,冷冷出言。

蒯越笑道:“均县附近,河岸众多,若是运用得当,必可大胜于彼。”

刘琦重重点头。

南阳郡在袁术手中,己方和袁术早晚要有一场大战,既然如此,那便乘着这个机会,先与袁术军战上一场,看看对方到底有多少战力。

……

就在刘琦和蒯越商讨在均县附近安排伏击的数日之前……

缑氏山附近的袁氏大营内,袁术正在大发雷霆。

“混账,袁伯业这厮,当真是不为人子!”

袁绍将手中的一卷简牍,重重的扔在了地上。

那封简牍,乃是山阳郡守袁遗派人送给袁术的书信。

四世三公的袁门树大根深,在这天下并不是只有袁绍和袁术两人居于高位,尚有很多袁氏子弟颇为出息。

其中之一,便是袁绍和袁术的从兄袁遗,现为两千石的山阳郡守,亦是一方重镇。

袁遗派人给袁术送来书信,名义上是为他们二人调和,但信中之意多有偏帮袁绍说话,显然是已经站在了袁绍那边。

另有沛相袁忠,字正甫,现为秩俸两千石的沛相,亦写书信调和二袁,然其言语中多有扶袁绍,贬袁术之意。

如今,在整个袁氏家族中,除了袁术的从弟袁胤与袁术是站在一条线上的之外,其余诸人皆站在袁绍一方。

“袁家诸人,居然都站在那贱婢所生的小儿一边,莫不是瞎了狗眼!”袁术重重的一拍桌案,怒声喝斥。

那声音中除了愤怒之外,隐隐之中,似还有不甘与悲凉之意。

孙坚在下方,斜眼看了一眼袁术,出班道:“眼下盟中的诸位府君皆站在袁绍一方,其势颇大,末将与袁公的兵马,怕不是其对手,眼下并非与袁绍交手之良机。”

袁术气道:“若是就这般撤走,我颜面何存?”

奏事掾史杨弘站出来,道:“将军,目下在司隶诸人,皆是袁绍的党羽心腹,若是在此与其硬拼,绝无好处,不如且归南阳郡,派人前往各地游说,招揽盟友为臂助,然后再与袁绍相争不迟。”

袁术长叹口气道:“何人可为我之臂助?”

杨弘转头看向孙坚,道:“文台当速速起兵前往豫州,除掉孔伷,占汝南、颍川与袁公东西联合,威压中原,另有徐州陶谦,属下愿意为使,前往说之,请其为盟……若能以南阳郡、豫州、徐州为基,兵峰直向中原,则兖州的张邈、桥瑁、袁遗、刘岱等辈尽皆可擒。”

孙坚一听杨弘让他去杀孔伷,夺豫州,不由脸色微变。

他心中又想起上一次刘琦对他说的那些话。

袁术闻言,眼神微微发亮,道:“此事若成,则袁绍麾下诸小附逆,皆可一战而定。”

杨弘又道:“蓟侯公孙瓒,乃是枭雄人物,目下与刘虞不和,独立于右北平,其兵威甚强,不在文台之下,若能说其为盟,攻袁绍之后方,则可获全胜!到那时,还怕袁公出不了胸中这口恶气么?”

袁术冷然道:“说到出气,除了袁绍这贱婢之子外,刘家小儿却也当真可气,我以诚心待彼,他竟然反助袁绍,端的可恶……”

杨弘道:“刘琦竖子,不足为虑,待日后形势大定,再行征伐不迟。”

袁术点头道:“眼下,便先放他一遭……”

正说话间,却见袁术的一名亲卫匆匆入帐。

那亲卫走上前,在袁术的耳边轻声低语几句。

还没等那亲卫说完,便见袁术的面色先是变的煞白,然后又转为红。

他双眸充血,牙齿来回摩擦,竟是隐隐发出声响。

“南阳郡守……刘琦?哈哈,好!好一个南阳郡守!着实是好得很啊!疥癞小儿,我不灭你,你却是要骑在我的头上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袁术军的隐患

袁术这一次是真的发怒了。

从小到大,让他恼恨的人虽然不少,但能逼的他雷霆震怒到这般程度的人,至今只有袁绍一人而已。

但如今,刘琦却光荣的打破了这个记录,他继袁绍之后,成为了第二个差点没逼疯袁术的人。

他来回扫视着麾下诸将,道:“陈兰,纪灵,雷薄,李丰,汝四人各率本部,火速南下,星夜追上刘家小儿!”

四人分别应命,遂转身而去。

一直没有出声的主簿阎象出班谏言:“袁公,护君之盟诸人的声望颇隆,刘虞和刘表一南一北,已是隐有宗亲表率之望,此时若派兵追击刘琦,怕是会有损将军之声名。”

袁术抬起手,然后猛然撂下,其手掌重重的拍打在桌案上,震得那案上的羽觞和简牍都隐隐晃动……

足见其用力之大。

“事到如今,还管什么声名?朝廷已是下了诏书,敕封刘琦为南阳郡守!现在若不杀他,尔等让某日后如何?让宛城给他刘家小儿不成?”

阎象和杨弘等人闻言皆大惊。

他们万万是没有想到,董卓居然诡狠至此。

他敕封刘琦为南阳郡守,挑拨其与袁术的关系,逼袁术与刘琦开战。

虽为阳谋,但却无解。

阎象皱起了眉头,心中开始略略打鼓。

在汉代,上位者做大事,皆要讲究名正言顺。

袁术前番为何要指使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郡守张咨,就是因为只有他们死了,袁术才能名正言顺的去占领荆州。

因此,董卓敕刘琦为南阳郡守之策,袁术即使知道是董卓的挑拨,也不得不主动进入这个圈套。

袁术知道董卓的敕封是挑拨,但南阳郡的士人们不知道,望族不知道,豪强不知道,百姓也不知道……

不杀刘琦,早晚都是祸胎。

眼下刘琦率兵南下,若是能赶在他没抵达南郡之前,将其诛杀于旷野,虽然会与刘表结仇,但对于现在的袁术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阎象长叹口气,不再谏言。

孙坚站了出来,对袁术谏言道:“袁公,荆州军前番和西凉兵交手,虽有折损,但目下却与益州的贾龙合兵一处,粗略算来,当也不下七八千军众,末将曾与荆州军同盟与西凉军交手,知晓荆州军中,颇有豪士,战力不俗,若只派纪灵,陈兰等人追击,恐未必能胜。”

孙坚对刘琦可谓多有了解……但袁术并不知晓荆州军的战力。

他也不信荆州军会像孙坚说的那么厉害。

南阳郡的张咨被杀,刺史王睿吞金自杀,南郡太守郭永因惊惧挂印而走,整个荆北的郡兵被袁术和孙坚收兵,弄的元气大伤,几至空悬。就算刘表和刘琦是天纵英才,难还能在这短短十个月的时间,将荆州的整体战力,提升到与己方一样的水平?

“文台过虑了。”袁术冷然道:“纵然荆益联军有近万兵将,又能如何?陈兰和雷薄四人,麾下各有三千精锐的建制,四人合兵之数在荆州军之上,且我南阳郡乃冶铁大郡,甲胄军械之坚,可谓诸郡之冠,刘琦急撤于南郡,荆州军士卒思乡心切,仓促而行,岂能是我军的敌手。”

孙坚心道那是你不知道那小子有多厉害。

“纵然如此,还是多派兵将,较为稳妥。”

袁术摇了摇头,道:“不必,眼下我军在缑氏山驻扎,虽不与那贱婢子交战,但那小妾之子心性狠毒,擅使诡计,我若分兵太多,恐袁绍会乘隙攻我,绝不可为。”

孙坚道:“若是少派兵将,还需有精锐将官以为中坚之力。”

袁术笑道:“这点你大可放心,纪灵,陈兰等人麾下的司马、军侯、屯将皆为我虎贲军猛士所任,三军齐心足可破敌。”

孙坚一听‘虎贲军将士’三字,不由长叹口气。

袁公当真是执棋者迷。

他以虎贲军为中坚之力?时间一长,必出问题。

不过这些虎贲军士皆是袁术的心腹,孙坚身为客将,却又不方便谏言……

汉代自孝武皇帝时,仿周制,取军中遗孤与各将官子孙统一为军,号为虎贲军,受天子一人节制。

但虎贲军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东汉时节,其结构已经有了变化。

虎贲军采取了父死子继的方式,并非是在各州郡招募猛士,到了这个时期,因为是代代继承制度,导致实际战力良莠不齐。

而孝灵皇帝时期,一部分虎贲军的编制还被卖给了雒阳本土豪户,许多司隶豪强暗中使钱,让自家后代到虎贲军中混前程。

袁术昔日在雒阳,曾任虎贲中郎将,当时在京中,袁术便是以这支兵马作为根基,协同政变。

董卓入京后,一千五百名虎贲军士,有部分投靠董卓,而有部分依旧是随同他们的老大袁术出走京师,前往南阳郡。

这些‘虎贲军士’的名头响亮,听着好听,但以他们为军中的中坚之力……

孙坚想想就觉得袁术军日后越扩大,问题怕是就会越多。

……

均县附近,水泽颇多,四方往来之人,长路惯用之以舟,短路则行之以浮桥。

纪,陈,雷,李四名校尉的万余兵马开至均县时,经斥候打探,得知荆州军离开均县已有三日了。

四人随即商量进兵之策。

眼下若是要快速追上刘琦之军,则必须要征调船只。

但不久前,荆州军行经此处时,已经将均县和其下属的乡、里之地,能征调的船都征调完毕。

袁术麾下四将的万余兵马,想要短时间内凑够足数的船只,绝不可能。

他们若想不因为水泽而阻碍进军,只能寻旁路绕过。

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四人随即向西,欲绕过这一片湖沼,行旱道追击。

但是,在绕路的过程中,到处都是连接各处小型水洼的浮桥。

这些浮桥的数量不少,但一个个却是又窄又难走,想要通过倒是可以,只是太费时间了。

纪灵骑着战马,在军队的后方巡视催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