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101章

作者:臊眉耷目

一个计划在他的脑海中有了雏形。

以荆州的地域来讲,未来的北方或将战事频发,届时大量的人口便会南迁,而汉朝的经济和文化资源,也将逐渐从战乱频繁的北境,而向南方倾斜。

对于刘氏来说,若有机会能够横跨荆益之地,潜心发展,稳固后方,操练甲兵,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但眼下还不是时候。

荆州七郡,目前完全能算是由刘氏统领的,也不过是南郡和江夏郡而已。

南阳郡在袁术手中,荆南看似以刘氏父子为尊,但不稳定因素实在太多。

要入益州,至少也得将荆州全完掌控才是。

益州山川阻隔,重关险阻,想要进入益州,非得有天时地利人和不可。

贾龙目前与自己并非一心,这人和首先就没有。

自己是想鲸吞益州,而贾龙的目地,估计是想在蜀中代替刘焉。

两方目前的根本目地不一样。

刘琦心中盘算了诸多弊端之后,随即假意谦虚道:“我是荆州刺史的公子,又不是益州官吏,怕是不便参与其中。”

贾龙见刘琦推脱,急忙道:“公子虽非益州人,但却是汉室宗脉,更是联盟中代表荆楚上雒者,公子若肯主持公道,定可令刘焉叛逆无所遁形!”

刘琦淡淡道:“但毕竟这都是贾公的一面之词……我,真的不方便参与。”

贾龙见刘琦就是推脱,心里开始琢磨。

刘伯瑜虽然年轻,但却是聪慧之人,益州水深,想让他凭白替自己出头,怕是不可能。

自己非得展露些诚意不可。

想到这,便见贾龙道:“若公子愿意,贾某愿代表益州诸族,听命于公子,从此益州中人凡事皆以公子为尊,听凭刘公父子调遣。”

这话里话外,却是甘愿为刘氏父子的附庸。

这种附庸关系,就好比是孙坚之与袁术,曹操之与袁绍的关系一样。

虽凡事尽皆听从,但却是独立于外。

这种关系属于一种上下级的联合,但在合作期间,彼此的位置也会有所调换。

附庸者实力的增强,就是最大的变数。

比如贾龙日后若果真返蜀,灭了刘焉,掌控了益州主要郡县的时候,他自然会将刘琦一脚踢开。

不过刘琦并没有觉得此举有什么不对。

对于这个时代的诸侯们来讲,应该算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比如孙坚死后,孙策依附袁术,但日后却在江东独自创业;

曹操在创业初期则是依附于袁绍,后势力越强,二人翻脸;

刘备更是相继依附于多人。

吕布,张绣,张燕等军阀更是如此。

若是换成自己战在贾龙的位置上,刘琦想来也不会拘泥于一道。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属于充分具有不确定性的,自己只需未雨绸缪就好。

刘琦迈着步子,在帐内来回走动着,他此刻风寒未痊愈,走起路来多少还有些飘忽。

“贾公搜罗了刘焉这般多的谋反罪证,可见刘焉确有不臣之心,我身为汉室宗亲,对这宗盟内的逆贼,本不当置之不理,只是我山阳刘氏与刘焉皆出自鲁恭王一脉,我父子若与贾公一同讨伐刘焉,岂不惹天下笑柄,为世人所不齿?”

贾龙见刘琦的口气似有松动,忙道:“公子怎如此说,公子为汉室除去叛逆,当留名青史,当为天下所赞!岂会为世人不齿?”

刘琦对此不置可否,而是转移话题。

“贾公此番出兵上雒,欲奏实刘焉罪状,但杀刘瑁,恐不在贾公的计划之内吧?”

贾龙闻言,无奈地长叹口气。

“我本不欲杀他,只是他意图谋我,我一时激愤,方才痛下杀手,如今想来,却是鲁莽了。”

刘琦轻轻的‘嗯了一声,继续道:“贾公预讨刘焉,本当暗中行事,如今刘瑁却在乱军中亡于君手,又隐瞒不住,只怕消息早晚传回蜀中……到时候刘焉必有准备,定会封锁入蜀诸道,阻贾公返回益州,贾公眼下的形势,并不乐观。”

贾龙叹道:“幸好我早有谋算,在刘焉入蜀之初,便以避马相之乱为名,将家眷尽数迁往武阳县,托付于任岐,不然此番某之家眷,恐皆折于刘焉之手。”

刘琦闻言,心中不由暗叹。

真是老谋深算……

刘焉初入蜀时,贾龙等益州豪强借马相之乱,将治所从雒城迁移绵竹,表面上看是为了刘焉能够平稳的接手益州诸事,实则他们这些本土豪强已经将产业分散与蜀中各处,不让刘焉有掌控他们的机会。

那还是他们两方合作的蜜月期……这些益州豪强在那时就对刘焉有了防备。

也不怪刘焉掌控大权后,就腾出手来对付他们。

真的是掣肘太深了。

相比于益州豪强的狡猾,当初被刘琦一举搞定南郡的五大宗族,简直就是一群逗比小可爱,萌翻了的那种。

刘琦继续问道:“刘焉阻道,贾公若不能返蜀,又该如何?”

贾龙拱手道:“待护君之事了结,龙想请公子代为禀明刘使君,请从南郡出兵,会和贾某麾下的兵将,咱们一起从江关杀入益州,会和任岐等诸豪,一举除贼,报效朝廷,还益州诸郡以安宁,如何?”

如何?你怎好意思跟我说的这个如何?

让我南郡兵马杀入江关,助你和益州军血拼?最后两败俱伤吗?

你倒是真会琢磨。

刘琦的摇了摇头,道:“贾公之谋,琦不甚赞成,蜀道自古便艰险,集中兵马攻打,只怕非上善之策,当徐徐图之……我倒是有个办法,可助贾公成就大事。”

第一百二十三章 附庸的使用方法

贾龙孤军在外,很长一段时间,得全靠刘琦供养其粮秣,刘琦目下对他来说,就是主家。

主人家有提案,贾龙不能不当回事。

即使他不是很想听。

“还请公子赐教?”贾龙拱手道。

刘琦在帅帐内瞧了一圈,没有找到他想要的东西。

“贾龙此番出征,可有益州境的随身皮图么?”

“自然是有。”

“烦劳借阅。”

贾龙应诺,他走到帐外,吩咐了一名益州军的侍卫几句,便见那侍卫匆匆离去了。

少时,那侍卫便将贾龙随军携带的益州皮图拿了过来。

刘琦将那块皮图铺开在地上,然后蹲下身子,仔细的观看。

皮图很粗糙,对蜀中以及周边各地的标注不是很清晰,只能看出个大概。

看来是贾龙唯恐皮图遗失而有意为之。

但这对于刘琦来说,也就足够用了。

“贾公可知,今日之战,咱们能够打赢西凉军、降胡轸等众,是为何故?”刘琦突然问了一句。

贾龙未加思索,道:“自是在谷内,两头堵截,令西凉军首尾不能相顾。”

刘琦笑了,赞叹道:“不错,目下贾公既然已是孤悬在外,不能与蜀中的同僚会和共图大计,那就不妨也采取南北夹击的攻势,令刘焉首尾不能相顾,如何?”

贾龙闻言,心中莫名一颤。

他隐约猜到了刘琦的用意。

却见刘琦缓缓的伸出手,在皮图上的一个地方重重的指了一指,道:“刘琦愿助贾公打下这座县城,权且作为贾公的根基,然后资助贾公徐图发展,不知贾公意下如何?”

刘琦手中所指的那个地方——是汉中郡东面的房陵县。

从刘琦的手指落在房陵县的一刹那,贾龙心中就大概明白了刘琦的用意……

他这是打算用他分裂益州,并将自己置于其掌控之中啊。

刘琦的思路很清晰,他并没后被贾龙牵着鼻子走。

他是后世穿越来的人,在那个全民皆商的时代,大企业注册子公司,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个大公司,注册子公司的意义,一般情况就是让这个子公司去承担总公司没有经营范围的衍生业务。

比如一个粮食公司,以生产销售粮食为主体,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卖酒很赚钱,而粮食公司有多余的粮可以酿酒……

那他就会注册一个主营项目业务为酿酒的子公司,从自己的粮食公司购粮酿酒,为的是拓展他们本公司不能经营的业务。

但如果粮食公司,又注了一个子公司,也是经营粮食……那就纯粹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贾龙对于刘琦来说,就是一个刚刚注册的子公司,而他偏想带着刘琦一起合兵打入益州……

拜托,如果只是驱兵攻打益州的话,待日后荆州招募兵将,扩充实力,想打我们自己去打就行,真是不差你贾公那几千兵卒。

刘琦现在需要贾龙替他经营一个他暂时不能经营的项目。

而这个项目,就是参考了曹操和曹丕父子在历史上之所为。

建安二十年,曹操拿下汉中,受降张鲁,在整顿汉中时,发现汉中郡不仅仅是位置重要,而且地域比起一般的郡要辽阔了许多。

曹操随即将汉中郡一分为三,除去以南郑为中心的地区仍为汉中郡,另划拨出了上庸,西城二郡。

上庸和西城,再加上以房陵县为治所的房陵郡,合称为东三郡。

曹丕登基后,又将东三郡合并,名为新城郡。

就是司马懿克日擒孟达的地方。

东三郡四面被秦岭、巴山、武当山、巫山阻隔,是一个标准的四塞之地,境内有汉江贯通,南河,堵河,金钱河连通汉江,呈网状辐射。

那里对外群山环抱,地势险恶,内部水运发达,往来频繁。

东三郡的大部地域属于山区,交通不便,人口也少,但却是连接南郡和益州境内的一块重要枢纽。

刘琦想把贾龙钉子,先让他驻扎于房陵,然后慢慢发展蚕食东三郡,将这里作为荆州西面的战略要冲。

历史上的房县属于荆州和益州的缓冲地带,刘表曾让蒯越的侄儿蒯祺做过房陵太守。

但是现在是时代已经与历史不同,有了贾龙这位益州豪强大族的存在,刘琦不打算在将房陵县作为缓冲,而是想用贾龙去替他控制东三郡。

推荐阅读!